-
综上所述,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 2016-07-23
-
作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种常见的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措施。 2016-07-23
-
作物灌溉制度是实施农田灌溉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从充分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和高效节水灌溉制度这3个方面介绍了农作物灌溉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对3种灌溉制度的制定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灌溉管理的指导提供依据。 2016-07-23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的危机。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经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016-07-23
-
水资源是保障工业生产和居民用水的重要资源,当前,我国很多领域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绿色建筑住宅的节水设计是保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工作,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绿色建筑住宅中节水设计的要点。 2016-07-23
-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是我国近年来采取的利国益民政策,水利工程尤其是灌溉项目是农村最主要、最有效的基础项目,然而渠道的渗漏问题一直影响其效益的发挥。渠道衬砌是灌区提高输水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混凝土预制“U”形槽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2016-07-23
-
节水滴灌工程系统干管由水源井两侧沿南北方向布置,干管上设14条分干管。分干管进入大棚内连接竖管后,各分出两条支管,支管平行分干管,沿大棚长向布置,支管4条各。 2016-07-23
-
节水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减少用水、梯级用水、循环用水、雨水利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的情况下势在必行。
2016-07-23
-
总之,挖掘水资源潜力,提高供水能力,扩大灌溉面积是该区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保障。 2016-07-23
-
开展水田灌溉用水量试验,通过对水田灌溉用水量的现场观测,计算得到了水田灌溉年用水量,为水资源评价和地表水还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16-07-23
-
根据灌溉分区确定灌溉用水基准定额的调节系数,根据作物、保证率和土壤性质确定不同保证率的灌溉用水基准定额,由灌溉用水基准定额及其调节系数计算不同保证率的灌溉用水定额,根据作物复种指数,采用定额法计算不同保证率的灌溉需水量。 2016-07-23
-
文章通过作者的多年经验,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简单论述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要点,并提出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优势,对其他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6-07-23
-
作者针对园林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灌溉技术发展史和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并对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016-07-23
-
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城市节水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城市工业节水、生活节水的途径和方法,并以济南市“十二五”节水规划为例分析节水的举措和预计目标。 2016-07-23
-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在新时期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要求。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建设节水型社会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从节流、治污、开源三个方面着手的想法 2016-07-23
-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主要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2016-07-23
-
“丰水区”人在科学制度的约束下,正确节水观的指引下,凭借良好的公民素质、节约用水的风气,是有能力应对未来水危机挑战的。愿我们在齐抓共管节水工作的局面下,尽己所能,为城市供用水事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2016-07-23
-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率往往差别很大。抗旱作物和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 2016-07-23
-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践踏,可供利用的淡水越来越少,节约用水已经成为整个人类都要重视的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农业可持续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2016-07-23
-
旱作节水项目的建设,各项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减轻化肥面源污染,降低氮肥用量,优化肥料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浪费及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充分利用农村有机物料。 201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