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防止侵蚀和泥沙冲积作为工程的一部分,是在已砍伐或退化地区植树造林。由于溪流工程的效果和稳固性较易评价,近年来工程的主体从山坡防护工程转移到溪流工程。然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2023-08-02
-
较全面地介绍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了目前鄱阳湖区存在森林植被复盖率低、湿地植被严重退化、土地退化逐年递增、鄱阳湖“老化”进程加快、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显著、水质污染日益增加等环境问题。并针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深化综合治理鄱阳湖的若干对策。 2023-08-02
-
针对新疆兵团农一师塔里木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探讨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3-08-02
-
内蒙古河套灌区每年由引黄灌溉水中带入灌区的盐分大约为250万吨,而由各级排水沟排入乌梁素海的盐分约为80万吨,每年积存于灌区内的盐分为170万吨,而且逐年累积,按理说河套灌区应该成了一个大盐库了。 2023-08-02
-
景德镇水情分中心是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示范区工程之一,在全国20个示范区工程中首先通过验收。示范区的建设根本改善了该地区的水文资料采集手段,实现了水位雨量观测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水文数据远程下载、水文资料整编、水情预报自动化。 2023-08-02
-
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上来,通过加强领导组织、多方筹资增加投入、改革创新、精心计划,扎扎实实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023-08-02
-
明渠内自然水生植物的生长对渠道环境有着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阻止水的传输、阻碍航运、抬高洪水水位、增加泥沙的沉淀、水质恶化等等,不止如此。现有的清除方法有人工清除和化学剂清除。 2023-08-02
-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研究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入手,分析水价对农业需水量和节水的影响,确定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灌区建立农业用水需求函数,得出水的需求价格弹性,并进一步研究得出了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函数。 2023-08-02
-
本文提出了用于节水灌溉方式优化选择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 2023-08-02
-
湖北襄樊引丹灌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一项援引丹江口水库水源灌溉襄樊所辖老河口市、襄阳县以及襄樊市部分地区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灌区包抱总干渠,一、二、三、四、五、六干渠和252条支渠总长达1236.4km,各类建筑物5689处,控制灌溉面积14万hm2。 2023-08-02
-
本文主要说明在膜下滴灌设计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 2023-08-02
-
在对我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简单概述基础上,结合灌区续建配套几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其可能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 2023-08-02
-
喷灌既是一种省水、增产、高效的灌溉方式,又是一种高能耗的灌水方式。 2023-08-02
-
水文明史是人类古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导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水文明,是世界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有的疆域小或自然条件单纯,有的虽自然条件具备但历史较短,有的历史虽长但记载较少,所以就水文明而论,整个欧美加起来才可与中国相比拟。 2023-08-02
-
埋藏式岔管国内外基本按明管设计,围岩分担内水压力仅作为一种安全储备。以往有些工程也不同程度地考虑围岩分担内水压力的潜力,但仅处于经验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的十三陵、日本的奥美浓、奥矢作第一等抽水蓄能电站的内加强月牙肋岔管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探讨岔管围岩分担力水压力的规律。 2023-08-02
-
2002年对湖南省水力资源进行了一次复查,与1979年水力资源调查相比能全面地反映湖南省的径流变化. 2023-08-02
-
针对定性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集理论来求解的方法。它先对目标及权重进行模糊化,然后通过模糊运算及反模糊化的过程得到各方案的评价值,进而进行多目标决策。文章最后通过对丰满水库实际洪水调度方案的多目标决策,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具有简单、实用、直观的优点。 2023-08-02
-
咸阳境内7处水文站分属不同的机构,设立咸阳市水文勘测队利于咸阳市水利建设与开发。 2023-08-02
-
分析了梧桐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及降水、蒸发、暴雨洪水、径流、水质等水文特性。 2023-08-02
-
基层水管单位期盼已久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颁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后,又一项对水利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性措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