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黄河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及鄂尔多斯高原(通称黄土高原地区,以下同)总面 积64 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4 万km2,包括305 个县(旗、市、区),总 人口8255 万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当地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据科学观 测,黄土高原地区25°左右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土壤120t~150t ,流失 水量300 m3~450 m3,造成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差,加剧了干旱发展,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未治理前,大部分水土流失区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情况虽有好转,但仍有20%左右的群众尚未脱贫。由于沟壑 发展,吞蚀大量可利用土地,造成地面支离破碎,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 难。与此同时大量泥沙下泄,使黄河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难治理的河流。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极不均衡,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 的面 积约为15.6 km2,只占全区总面积的24%,入黄泥沙却占年沙量的80%以上,主 要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及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其中年侵蚀模 数10000 t/km2 以上的面积约7 万km2,入黄泥沙占年沙量的55%,主要来自河龙 区间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这一地区的粗泥沙(粒径>0.05mm)来量,占全河粗泥 沙总量的2/3。重点加强这片多沙粗沙来源区的治理,是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淤积 的重要途径。 40 多年来,各地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兴建各类基本农田517 万hm2,造林712.6 万hm2,种草234.5 万hm2,造经济林与果园74.2 万hm2。建 设治沟骨干坝854 万座,各种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 多万处。各项措施共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15.4 万k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3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在的基本农田每年可增产粮食40 多亿kg,为1000 多 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和饮水困难问题;缓解了大部分地区群众的“三料”(燃 料、饲料、肥料)困难;66.7 万多公顷经济林与果园,成为促进脱贫致富的主 要财源之一。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水利水保措施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3 亿t 左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治黄工作的巨大成就,是和治 黄科技的发展分不开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坚持面向黄土高原、为治理开发服 务的方针。在水土流失规律、小流域综合治理、治沟工程建设和植被建设技术 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具有流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目前 全流域水保科研单位发展到37 个,科技人员1200 余人。截止2001 年,水土保 持科研、示范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各级奖项数百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 等奖两项:水土保持试验及推广(1956 年)、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 系的建立(1988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土壤》(第二稿,1990 年);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水平梯田试验研究(1995 年);省部级科技进步 2 一等奖10 余项:包括了水土保持理论与机理、实验示范、植树造林等各个领域, 如延安地区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试验、榆林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试验、黄土高 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示范综合研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黄土高 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体系综合效益研究、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沙棘遗传改 良系统研究、黄土高原隰县残塬沟壑区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研究、安塞 丘陵区提高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总体功能的研究、黄土区水分—养分—小 麦生长及水分有效性研究、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研究等,取得一大批具有 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初步建立了以水土资源高效安全利用为目的, 以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安全开发水土资源有效潜力为主要手段,最终实现生态 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双重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 学与技术体系。建立了以土壤侵蚀学、流域生态与管理科学、区域水土保持科 学等为基础的水土保持科学体系;建立了以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林业技术与农 业技术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和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治理的开发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黄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人民生活贫困。大量泥沙随洪水排入黄河,不仅使中上游的肥沃土壤不断流失,而且加重了下游河道的淤积。因此,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