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近几年,通过参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关技术培训及预算编制的相关研究课题,作者认为,显然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质量与最初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工程量计算把握不准 工程量计算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如果预算编制人员不计算工程量,仅按单体图中工程量照抄,就很容易出现工程量错漏现象。到目前为止,经过专业培训的预算人员对大部分单体图中各分项工程的工程计算已不成问题,但是还有少数分项工程其工程量的确定和计算较为困难。 土地平整工程中未利用地整理成新增耕地,土地翻耕的工程量不准确,如何确定?作者认为应该实事求是,若台帐上虽然是未利用地,经现场踏勘,实际上农民已进行耕作,不需要翻耕,土地翻耕的量为0,不必列项,不能应为定额中有未利用地整理成新增耕地可以列“土地翻耕”子项,就违背事实,多列项;若经现场踏勘,发现项目区内的未利用地确实需要进行翻耕才能整理成耕地,那就列项计算,正确的工程量应为需要翻耕的未利用地整理出的净增耕地数量,不能将项目区内的所有未利用地均视为土地翻耕的量,未利用地内规划的道路、沟渠等占地是不需要翻耕的。 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任务繁重,特别是“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石工程”等等子项。熟悉相关的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对准确计算工程量是至关重要的。如土方工程,计算建筑物挖、填土方时,在单体设计图中没有标明开挖线的情况下,一般按建筑物外形轮廓计算,对混凝土有外立模要求时,还必须计入工作面宽度并加适当的放坡,一般单边工作面宽度为30cm。钢筋量的计算,首先在明白钢筋配筋图中各种标识、标注的含义,如φ8@300,表示这是Ⅰ级钢筋,直径为8mm,钢筋的间距为300mm,如果对这一基本的表示方式不明白,就无法计算钢筋工程量。钢筋量计算中还有一些约定俗称的规则,如钢筋保护层主要起防止钢筋生锈的作用,在单体图上未标明保护层厚度的情况下,钢筋保护层厚度按2.5cm计。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还可以依据一些经验数据来进行判断,如建筑物土方投资一般为10-30%。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和混凝土的消耗量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结构配筋为10-40kg/m3砼,水闸底板、闸墩配筋为60-70 kg/m3砼,架空渡槽漕身配筋为100-150 kg/m3砼,U型渡槽要更高,公路桥板配筋为80-120 kg/m3砼,建筑物承受基础的配筋为30-40 kg/m3砼,桩基础配筋为60-80 kg/m3砼。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的工程量,通过这种方法未能检查出的错误,也不至于与实际相差太远,对总投资影响也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