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园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的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其绿化基础较好,加之建校以后经过不断地改造,目前无论在绿化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以说是我国北方校园绿化的典范。它的植物配置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北方校园的植物造景风格,对其进行剖析和研究,将会对其他校园的绿化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植物配置特点
游园区突出其文化性清华大学的游园主要有“近春园”、“水木清华园”和“北院”,三个园要么依山,要么傍水,各具特色。但总体上讲,主要突出的还是其文化性。
园内的名人塑像及其周围的植物配置渲染了文化氛围。如“近春园”中的吴晗塑像被淡绿色的早园竹包围,背靠土山,高大的油松和圆柏作背景,右侧又有一棵挺拔的毛白杨(高26m,胸径87cm)所覆盖。又如该园内的孔子塑像,由半圆形的紫叶小檗篱所环绕,山上的油松、圆柏和侧柏作背景,左前方与三角形种植的三棵银杏所呼应。这些雕塑和植物的应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顿然联想到相应的时代。
荷花池及四周的植物配置也很有文化气息。“近春园”中的荷塘内密植荷花,使人一走进就能联想到《荷塘月色》,给荷塘平添几分诗意。荷塘四周由绦柳相围,垂枝婆娑。岛南岸以蔷薇、紫薇、迎春等附在块石之旁,自然开展,大有“蔷薇未架,不妨凭石”的效果。“水木清华园”中的荷花池更是自然,山脚下铺装的大石块深入池内,与池中的荷花相连,顿时使人进入《诗经》中“山有扶苏,阴有荷花”的意境。
亭、阁、榭等周围的植物配置最典型的是“水木清华”建筑前的平台,它是观景的最佳点,其四周的植物配置为:平台西侧由一棵古拙的圆柏与沿河婀娜的古绦柳呼应,居于两棵树之间的是一丛花朵繁密的珍珠梅相点缀。
古建区突出其古朴性清华的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工字厅”、“古月堂”到“甲、丙所”之间的一小片区域。这一区域的植物配置同该区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显示出其古朴的特点。
首先是植物配置的基调体现了这一特点。该区的南、东、西三面被土山包围,山上植物葱茏,与北面的古建筑围合出一片清静幽深的小环境。该区的基调树种以常绿树为主,使得景色四季常青。常绿树种中又以桧柏为主,间植以白皮松、油松,均为北京的乡土树种,与古建筑的风格取得高度协调。
其次是入口处的植物配置也反映出这一特点。该区主要有西南、西北和东北三个出入口,三个出入口分别由两土山相夹而成,山上植以高大的常绿树。这种植物造景的方式明显反映出我国古典园林那种欲扬先抑的造景手法。
在古建筑周围,也体现了古朴的格调。如“工字厅”门前对植两棵古银杏,与门口的两个石狮子配合,点出该建筑在全园中的主体位置。门口正前方的道路东侧是两株银杏,西侧是三株银杏与一株梧桐相配。这种造景方式从树种的选择上讲,银杏与梧桐都是我国北方古老的落叶树种,富有一定的远古性,适应全园的风格;从植物配置上讲,这些落叶树植于主要建筑门前开阔的广场两侧,利于在冬季扩大视野空间。
该区小游园内的植物配置也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最明显的是游园南部的一棵古桑树,胸径达1m左右,主干已断,新萌发的小枝大有枯木逢春的意境。这棵古桑周围近8m处没配置其他乔灌木,只有铺地的草坪,使古桑之苍劲的姿态得以充分展现。
新建区突出其现代性清华的新建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门一带,由逸夫科学楼、明理楼、建筑馆、伟伦楼四大现代建筑做骨架,与北侧的主楼遥相呼应。在这些建筑群的周围,相应地搭配了一些现代气息很浓的植物景观。
规整式单纯草坪的应用:从东南门到主楼方向,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由道路和分开的单纯草坪组成,草坪草均选用北方表现较好的草地早熟禾。这些草坪主要起扩展空间的作用,保证了从主楼到门口这一中轴线视野的通透性。
疏林草坪的应用:该区的疏林草坪主要位于喷泉广场两侧,处理成缓坡地形式,植物以白皮松、油松为主,以红叶李、青作点缀。这两个疏林草坪从形式上既打破了周围建筑的单调呆板,又简洁明快,同建筑的风格相统一;从内容上以油松作第一层植物,以云杉属青、白作第二层,保证了四季的常绿景观,同周围白色的建筑群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这两个草坪的可赏性。
旱喷泉广场及园林小品体现出现代性:旱喷泉广场居于中轴线上,全部由花岗岩铺成,平时广场可承担集散人群的作用,在节日或夏季可进行喷水,高低起伏的水柱正如现代都市的一首流畅的乐章。园林小品主要有花钵和园灯。花钵内种植时令性草花,突出色块,点缀在花岗岩路面和草坪上;园灯主要分散在草坪内,由高仅1.2m的毛玻璃黑方柱灯和紧贴草坪的彩色金属卤灯组成。这些小品无论从质地的选择上,还是从设计形式上,都体现出了现代园林简洁、明快、亲和的特点。
土山突出其自然性清华土山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游园四周,植物配置多以自然式为主,充分显示其自然性。“水木清华”土山山势“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峦,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常绿树以油松、圆柏、侧柏为主,阔叶树主要以枝干扭曲的山桃为主,灌木有荆条、鼠李、小叶鼠李、山皂荚等自然情趣很浓的树种作点缀。
“近春园”北面的土山上植物主要选用油松、圆柏、国槐、金雀儿、华桑等乡土树种。南面的“零零阁”土山上植物更具天然群落之感。群落上层的国槐、栾树、圆柏笼罩了整个土山,在郁闭度较小处有成片的火炬树林更显其自然性。
“北院”是由一系列起伏的小土山组成的小院,自然景观也很突出,在其最南端的几个假山上,分别由几棵高大的圆柏、榆树、小叶朴作上层树,下面配置不同的小乔木和灌木,最下层的草坪选用致密的草地早熟禾。
另外,这些土山与道路的交接处在植物配置上较好地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如“水木清华”西侧的土山,东临“水木清华”的荷塘,西接校内一条较重要的干道,既要把“水木清华”闭锁成幽深的空间,又要与现代的交通道路相协调。因此在植物配置上适应了这一过渡性的需要,西侧上层植物配置较简单,基本上全是由稀疏的油松和侧柏共同组成骨干树,构成视线较开阔的现代造景风格。而在山东侧靠向水塘一侧的山坡上,除了松柏、油松等树种外,林下还有丁香、连翘、山桃等灌木丛群植,很好地起到分隔空间与遮挡视线的功能,与荷塘东北部山上自然式群落又统一在一起。
植物景观类型的多样与统一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清华大学校园中,由于不同区域校园的建成年代不同,建筑形式不同,地形不同,加之不同区域的功能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及植物景观特点,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又有以规则式为主的植物配置。就校园整体而言,植物配置的主流沿袭了其早期皇家园林的风格,宜山则山,需水则水;其间的池塘、假山、碎石在植物映衬之中虚实相间,与园内早期的建筑风格相辅相成。而随着校园的扩展,在新建的东南门一带,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相适应,呈现的是一派现代风格的植物景观。这种配置方式以草坪和其他非植物的景观元素(如精美的铺装、花钵等)为主材,强调强烈的轴线及开阔的视觉效果,充分展现空间宽广、宏伟的气势,也很好地烘托了周围的建筑。如此不同风格的配置显示了植物景观类型的丰富,也成为校园历史内涵的体现。然而由于植物景观是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同一个校园中,截然不同的植物景观难免使人觉得突兀,需要一定的过渡和某些因素的统一,从而使得整体景观得到适当的调和。就清华大学校园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园林植物种类的合理规划解决这一矛盾。通过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的合理应用,使得全园既具有丰富的植物景观类型,又在整体上具有统一的基调。
植物配置与生态环境质量
现代的造园思想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风景园林学科的范畴正在向大地景观规划等领域延伸,植物营造的思想也正在由注重配置方式的思想延伸到既要从微观的形式入手,还要重点考虑植物的生态效应上来。清华园是国内首批提出建设“绿色校园”的大学,充分利用植物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运用群落的原理进行植物配置这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南北干道上的国槐—黄杨球—野牛草群落中,国槐长势较好,起到良好的遮阴效果。但由于野牛草是阳性植物,黄杨是喜半阴的植物,故它们在林下的长势都不好,黄杨球很少有规则的球状,野牛草在林下也多数死亡,如换成其他适应生态要求的植物,如国槐—欧洲琼花—麦冬群落,效果就会不同。再如前面提到的土山上的植物配置,群落的中下层植物比较缺乏,如果在中层增加一些耐阴性较强的植物,如绣线菊、欧洲琼花、太平花、金银木、柯氏忍冬等植物,下层草本植物选用二月兰、紫花地丁、白三叶、酢浆草、土麦冬属的一些种作补充,并且在草坪中适当点植耐阴的宿根花卉,如玉簪、荚果蕨等,在林缘线上种植如福禄考、金盏菊、石竹属、郁金香(作一年生栽植)等草本花卉,将更利于发挥植物的综合生态效应。
遵循植物多样性的原则,丰富园林景观这在古建区和新建区都可进一步加强。古建区在植物的选择上过于单调,可以适当丰富一些具有古典特色的植物,如灌木及小乔木类,可增加一些观花的植物,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望春玉兰、二乔玉兰等。草本的可增加二月兰等丰富季相。新建区大草坪内植物过于单调、缺乏,可以增加一些高大的乔木如槭树属的元宝枫等,营造疏林草坪的景观。另外在一些河岸两侧和水体的浅水处还可以增加一些湿生和水生植物,在不影响河道主要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植物配置柔化那些以混凝土为主的硬质景观,将会利于改善河道附近的小生境,利于水体的净化,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并提高景观的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