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浅议乡土树种在节约型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园林绿化建设存在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园林绿化常运用大量引进外来树种、大面积种植草坪和进行大树移栽0等方法,以追求绿化的新奇特效应和近期效果。据观察,这些绿化形式大多成活不好、生长不良,还潜伏着很大的生态隐患,不仅造成了水土和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这与国家倡导的节约型园林背道而驰。应该认识到,植物不是人们随意改变自然与破坏自然的工具,而是一种扎根于当地固有自然与风土文化,构筑新历史的生命体。事实证明,以乡土树种为主组成的园林绿地景观,不仅生态效应佳,景观效果好,还能彰显绿化的地方特色。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可以认为乡土树种应用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关键所在。
1乡土树种的地位和作用
节约型园林的提出,是针对一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园林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城市园林可持续发展。包括节水、节能、节财,以及生态、景观、文化、游憩、减灾避险等功能发挥。概括起来,节约型园林绿化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含义:¹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º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¼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在园林建设中,那些只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实现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建设节约型园林就要充分保留山体的自然山坡、林地、水系、自然痕迹,最大限度地张扬城市个性。要适地适树,构建区域景观特色。同时要大力开展节水型绿化。通过保护原生态、自然景观和适时、适地、适树,选择应用价值高、生态效益好、适应性强的花灌木及坚持用乡土树种和耐旱树种,采取良好的种植方法和合理的灌溉制度等措施,就能为建设节约型园林和城市园林绿化的良好发展打下一个长期而牢固的基础。
乡土树种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能很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树种。当然,那些经过长期栽培驯化的外来树种,已经具备了乡土树种的特性,也视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养护管理、能自然繁衍成林的乡土树种,在生态环境效益、景观效果、资源和能源节约、综合经济效益等都是外来树种所不可比拟的,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乡土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强
乡土树种是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低温、高温和洪涝干旱、病虫害等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抗性。像樟树(Cinnamomumcamphora)、杜英(Elaeocarpusnitentifolius)、桂花(Osmanthusfrayrans)、杜鹃(Rhododen2dronsimsii)、含笑(Micheliasp)、黄杨(Buxusmicrophylla)等树种,是长江流域地区典型的乡土树种。这些树种经过千百年来的栽植驯化和自然选择,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而有些外来树种,尽管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良好,并不能说明适宜当地栽培,而由这些外来树种为主建立绿地植物群落,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将导致群落的崩溃和环境的退化;还有一些竞争性强的外来树种,引进后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成为有害生物,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由此可见,乡土树种应是各地绿化树种的主力军,栽植乡土树种就不会产生任何风险。
1.2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
乡土树种在长期的生长演替过程中,对病虫害产生了较强的抗性。绝大多数乡土树种有很强的抗病性,有些乡土树种几乎很少受到病虫侵袭,即使有些乡土树种也常有病虫害发生,却能通过自然生态的调节,抑制蔓延,很少爆发大面积灾害。如长沙市常见的樟树、杜鹃等普遍生长茂盛,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在乡土树种的自然群落中,也很少有大面积的、毁灭性的病虫害发生。而外来树种则不然,它没有经过长期的考验,在突发性的病虫害面前,非常脆弱,常常容易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全军覆没。
1.3乡土树种容易养护管理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健壮等优点,便于养护与管理,对水、肥、修剪、打药等方面要求不严格。与外来树种相比,养护用工量相对较少,养护费用相对较低。与草坪相比,虽然草坪的一次性投入少、绿化见效快,但后期养护耗水费工,维护成本很高。据测算,乡土树木和草坪的投入比例为1B10,而产生的生态效益比却是30B1,相同面积的树木制氧能力是草坪的几十倍。树木在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热量、降低噪音等方面也比草坪强20多倍。所以,从节约型园林建设角度出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绿地建设要提倡多种树、多种乡土树种,尤其是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多种乔木和灌木,既改变绿地景观的单一性问题,又能节省绿地管理成本。
1.4乡土树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乡土树种在比较恶劣的条件下可以成活,在贫瘠的土地上可以生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人们研究发现,同一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它的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状况都有很大差异。同等条件下,在适应环境、水土保持和绿化效益上,自然形成的天然林优于人工林,乡土树种优于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可以自然生长成林,而外来树种则不能。乡土树种是城市的先锋树种、主打树种。
1.5乡土树种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的绿化树种是反映城市景观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乡土树种是当地的植物特色,能形成自然的生态林,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加之乡土树种易于养护,能够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调的园林景观植物群落,也能创造/一街一树0的景点特色。可以说,生长稳定的乡土树种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从而体现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
2当前园林绿化中不重视乡土树种的原因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有诸多的优势,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力军,这应该是共识。但是,当前的园林绿化市场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树种冲击,同时受/大树移栽0的错误导向,使得乡土树种逐渐丧失了应有的主导地位。这种趋势是违背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理念的,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喜新崇洋的心态
树木原本是无感情色彩的,由于不正确的宣传引导,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就有了高低之分。人们对身边的事物常常习以为常,认为乡土树种太常见、太普通,所以就认为没档次、无新意;外来树种多被贴上新奇、稀罕、高档的标签,视为高档树种[1]。喜新厌旧,好高骛远,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北方栽起了江南树。这样,很多优良的乡土树种在绿化中被拒之门外。
2.2规划设计的偏好
园林绿化建设既要注重景观效应,又要有生态效应,这就决定了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的应用必须齐头并进,发挥各自的功效。外来树种的景观效果明显,而乡土树种长期生长于当地,适应性好,生命力强,能发挥森林的/自养0功能,养护管理成本较低;多种乡土树种的组合造林,实现了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可以构筑稳定的生态群落,提高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能力,稳定当地的自然植被。但是,一些园林设计人员对许多优良乡土树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不了解,或者为了迎合领导和人们的心理,规划设计不用或少用乡土树种,不能把乡土树种大量应用到设计中去,这也是造成乡土树种应用少的因素。

2.3乡土树种苗源缺乏
受传统观念影响,乡土树种市场需求量小,苗价低、苗源分散,苗木生产者不愿意发展,导致苗源不足,从而限制绿化中的大量使用。而外来树种既好销,价格又高,有良好经济效益,苗源充足。这就造成了/种树没有倒树快,现买现卖就发财,抑制了苗木经营者的积极性,限制了乡土树种的推广,形成了非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因为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乡土树种大规格苗木市场严重短缺,加之有些地方领导热心搞政绩工程,追求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对乡土树种进行大树移栽0进城,结果成活率不高、生长不良、效果不佳,劳民伤财,浪费严重。这也给乡土树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4乡土树种存在缺陷
有些乡土树种生长缓慢,对于急功近利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慢,无法满足一夜之间,遍地皆绿的要求。因此,为让绿化/速成0,盲目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以取代栽树,全稍密植竹造园、大树进城之类的绿化模式也应运而生。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也导致了异地原生态森林的破坏,不利于城乡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有些树种品种退化、形态不佳,果实污染,有异味,观赏效果不佳等,不能引起人们的喜爱和好感。由于部分树种的缺陷,以偏概全对乡土树种全盘否定,制约了乡土树种的发展。
3发展乡土树种的措施
节约型园林是/两型0社会建设在园林绿地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生态园林城市的必然选择。节约型园林将成为园林绿化的主流,在绿化实际工作中重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将成为园林绿地建设的新趋势。2007年建设部下发的5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6中,把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作为营造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工作之一,明显表达出发展乡土树种的重要性。为了改变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弱势地位,让乡土树种成为园林绿化的主力军,应采取以下的措施。
3.1加大应用乡土树种的宣传
乡土树种是适应性强、生态效益高,具有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生态效益优势。因此,必须从两型社会建设的高度,改变过去对园林绿化新奇特的过度宣传的做法,大力宣传园林绿化生态优先的理念,大力宣传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突出推介乡土树种的各种优势,为恢复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主导地位铺垫道路。在宣传中,对大树移栽要实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决刹住/大树移栽风。要立足于栽种树苗,立足于苗木基地建设,解决好乡土树种推广发展的瓶颈。
3.2保护原有树木和植被
城市建设中保留下树木和植被,属于原生性的乡土树种及类群,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也是当地景观特色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自然林的生态效益比一般人工林地要高出几倍、几十倍。所以,在园林绿地规划建设中,要尽量避免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改造,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景观。尤其不能将自然林砍了,变成整齐划一的人工林,要形成一种自然的、完整、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形成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自然痕迹,保护好水系、河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保护和人工促进的方式,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创造有自然气息的/原始人工景观。对于古树和拆迁腾退的土地上原有的大树加大保护力度,提倡/树木无贵贱之分的理念,除已经枯死树木以外,凡有一点价值能够利用的坚决保留[2-3]。
3.3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0的美称,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如扬州的芍药、洛阳和荷泽的牡丹、云南的山茶、苏州的梅花、漳州的水仙等[4]。湖南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多达2500余种,是天然大花园。仅野生的木本观赏树木就有很多,如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水松(Glytostrobuspens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银杏(Ginkgobiloba)、金钱松(Pseu2dolarixkaem2pferi)、珙桐(DavidiainvolucrataBaillon)、杜仲(Eucommiaulmoides)、钟萼木(Bretschneidarasinensis)、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金钱槭、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n2ce.)、银鹊树(TapisciasinensisOliv.)、湘妃竹(Phyllostachysbambusoidesf.lacrima2deae)、红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等等。只有加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才能不断驯化出适合于园林绿化的乡土树种,形成优美而又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绿地景观。
3.4重视乡土树种的运用
建设节约型园林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将优良的乡土树种纳入绿地系统规划。对大型的绿化工程,要从立项、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等各个程序中,明确要求必须优先应用乡土树种,制定应用乡土树种的指标和比例,使乡土树种能够大量的使用和推广,把重视乡土树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抗逆性强、树型优美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定为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特别是行道树的骨干树种更应以这类树种为根本。为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城区的大型绿地,也应以乡土树种为主。要从优化方案设计入手,调整乔木、草坪和需要常年修剪的色块比重,通过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做到易养护、成活率高、低成本、土地利用率高,达到效果最优、效益最大。
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应用乡土树种要避免重移大树轻种小树、重色块轻灌木、重整形轻自然、重一次成形而轻自然生长、重常绿乔木轻落叶乔木等错误做法。城市的行道树和隔离带尤其应尽可能以乡土的乔木和灌木为主,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改善道路环境。
3.5健全乡土树种繁育体系
培育和发展乡土树种,首先,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和行业管理,为优先发展乡土树种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使乡土树种的苗木生产单位政策上有指导,经济上有支持,信息上有导向,经营上有信心,种树有效益,把乡土树种推向市场化发展,形成经营规模;其次,对主要乡土树种的繁殖方法、管理技术措施进行试验,摸索出一套育苗经验。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按品种大、中小苗木分别培育,形成一定规模,从而产生规模效应。还要加大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研究,使更多的树种能够推广到园林绿化建设中,增强乡土树种繁育基地的发展后劲。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议乡土树种在节约型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https://m.gc5.com/ylgc/ghsj/1017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