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景区是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的观赏需求而划分出的供游客游赏的用地范围。大致包括自然风景区、城市风景区、城市公园、旅游街区等。景区公厕是指坐落于各类旅游景区(点),供国内外游客使用的公厕厕所。景区公厕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景区总体旅游环境的重要标志。它虽是景区细节的服务设施,但对于游客的游赏活动,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景区公厕建设与设计观念的相对滞后,游客对景区公厕提出的种种质疑已越来越多。这严重影响着我国景区的总体形象,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国内外游客的问题刻不容缓。
2、景区公厕服务对象分析
景区公厕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游客。在此,将国内外游客按其不同的生理特征与使用要求分为以下五类主要群体:
普通成年男女游客
(2)老年游客
(3)母婴游客
(4)残疾人游客
(5)学龄男童游客
有了上述详细的服务对象划分,我们就可以在建筑及环境设计、细节设计中有效地把握不同游客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从而做出真正人性化的景区公厕设计。
景区公厕的功能特点
第一、景区公厕承担着解决游客生理排泄需求的功能。正如人需要饮食以维持生命一样,人的排泄也是维持人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景区公厕则是满足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排泄需求的一种服务设施。
第二、景区公厕具有向公众提供多种服务的功能。例如,本身是一个私秘场所,游客希望利用这个场所再进行一些其它的私秘活动,如整理衣饰,景区公厕内配备立式衣镜,就满足了游客这种需求;开辟一定的空间,设置休息椅,使之增加了休闲功能;公厕内设化妆间,是女士们补妆的好去处。
4、人性化理念在景区公厕设计中的体现
国内各大景区的门票都价格不菲,游客进入景区,当然希望尽兴享受,而这一过程包括了风景资源的游赏享受与舒适便捷地解决生理排泄问题。如若卫生服务设施的提供与高昂的票价不符,“以人为本”也就仅仅成为了一句口号。所以,建筑及景观设计人员为游客设计出既符合他们生理需求,又能愉悦身心的景区公厕是急需解决的大事。
4.1、间距与服务半径
景区公厕的布置,不应妨碍风景,同时又须易于寻觅。
正常人体的生理排泄特征:当人产生便急感的时候,能够忍受的时间约为7-15分钟。换言之,当人一旦产生便急感,必须在7-15分钟时间内找到厕所,否则就会发生令人尴尬的情况,伤及游客的自尊。这种生理需求因人而异,并无固定的规律。据调查,多数景区出现过老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由于公厕间距和服务半径设计过大,出现不得已而尿裤子的情况。所以,在设计景区公厕的间距和服务半径时,设计人员必须以老年游客群体的最低排泄忍受时间为出发点。
景区中各主要游赏线路上必须设置醒目的公厕引导牌,上面用中英文标出厕所的方位和距离。因此,景区公厕须均匀分布于旅游区的各功能区,彼此间距离以200m至500m为宜,其服务半径应不大于500m,且应有鲜明的标志,以示游人。
4.2、蹲位比例
如今,社会上的很多方面都在体现着男女平等,可景区公厕蹲位的“男女平等”,却引起了女性游客的不便。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在入厕的时候往往需要比男性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在经常会发现女性用厕排队的现象。各大景区的女厕都是门庭若市,而男厕则是门可罗雀。
针对这一问题,只有研究不同性别的生理状况,才能真正做到男女平等。据粗略统计,女性上一次厕所平均耗时3分30秒,男士为1分01秒。也就是说,假如男女游客人数以及如厕频率相同,女厕的容量就应是男厕的三倍多。目前,多数景区公厕男女蹲位比例为1:1。实际使用中,男厕中占用厕位的大便器可替代小便器。举个例子,若游客只有排尿需求,一座公厕男女蹲位比例为1:1,并为男厕配备了与其厕位数相同的小便斗,其男厕的游客接待能力就成了女厕的2倍。所以,按照国家对于旅游厕所的规定,配置男女厕所蹲位的比例须达到4∶6,女厕面积和厕位都应相应大于男厕。
4.3、方便特殊游客群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残疾人共有60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这类群体中出行不便的主要是肢残游客和盲人游客。在景区,我们基本很少遇到这类游客。究其原因,主要是景区各类特殊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处处不便,导致这类弱势群体出游过于困难。如此庞大的群体,必须在设计中为其考虑的细致入微。
设置残疾人厕位,空间尺寸应以方便轮椅出入和掉头为准。马桶的尺寸比正常游客使用的大,两侧装不锈钢扶手,以便支撑。除了设置残疾人专门厕位和残疾人专用无障碍通道以外。厕内设栏杆,防止行动不便游客跌倒。一些景区中的公厕有了残疾人专用厕位,然而厕位的门却不够宽,门口也仍然是台阶,没有实现真正的无障碍通行,应当杜绝此类错误。
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盲人对景区公厕的使用,在设计中应当将盲道引至公厕,并将盲道铺装与残疾人坡道设计结合。配合盲道铺装为盲人游客添置触摸引导牌,盲人可以进入景区后顺着盲道找到盲文触摸引导牌,引导牌中必须用盲文符号标识出包含景区简介、景点方位、游览路线图以及景区公厕分布方位。盲人游客通过触摸就可以了解游览路线、主要景点等状况。并非每位盲人出游都有亲友陪护,景区服务设施应该给予盲人最为便捷的帮助。
为解决母婴出行的问题,景区公厕内应设婴儿床,可供大人为孩子更换尿布。并在公厕里增加厕位,为母婴提供单间。女厕内还应为半岁左右能坐不能站立的婴儿使用的固定小座椅。
4.4、细节人性化
景区公厕配套设施的齐全与耐用性十分重要。应设置收费处、供纸、烟灰缸、垃圾箱、洗手盆、净手设备及烘手器等。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小便设施安装扶手和专用坐便器,为未成年人设置较低的洗手盆。
景区公厕能不设门最好不要设门,因为人流量大,使用集中,出入口的宽度应该做得足够大,只要视线遮挡合理,出入口处可以只做门洞口,没有门扇人流会更通畅。而且从卫生习惯方面看,在卫生间洗过手以后的人都不愿意再用手去摸门把手。
此外,从老弱病残者的活动安全考虑,景区公厕的地面不能铺设抛光砖之类的光滑材料,准确推敲并控制扶手的位置和高度,注意内饰不能有尖锐的转角出现。景区公厕的视线隐蔽也是保护个人隐私的体现,男厕的小便斗和女厕的蹲坑都不可暴露在门外过往游客的众目睽睽之下。
在许多新型景区中,应当提倡建设无性别公厕,也叫中性公厕。许多父母也许都有如此的体会:学龄前的幼儿,到底应该带她去男厕所,还是女厕所?不仅儿童,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残疾人由异性家属陪伴如厕,也会面临同样的难题。所以,如果在景区建设中对此类新型厕所加以尝试,这样的尴尬发生的几率就能大大减少。虽然目前还有很多人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但随着推广与成功的经验,其便利性与人性化服务必将为普通游客所接受。
总之,景区公厕的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上述各类游客人群的需要,又要尊重自然,不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是维护游客的人性、人格尊严在人性化设计上的具体体现。在西方某些国家借以“人权”的旗号,对我国妄加指责的时候,我们更应提高景区公厕的人性化设计与服务水平。这一问题关乎每个景区与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直接体现对人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