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生态学原理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生态小区概念的提出与实现存在相当的差距,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而言,人与人、人与生物(植物、动物)、人与环境(建筑、小品、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和谐、持久发展是设计者必须精心处理的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另一思路,着重行为科学、安全健康、精神享受、自然发展,也强调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以绿化为主,硬质景观为辅”的设计观点。

  关键词生态 住宅小区 园林景观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它面向城市人的生活: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人口素质、部分知识的获取及活动的参与。随着生活水平和人民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营造也越来越受到住户的重视,生态小区的称谓也不断有开发商在广告上推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目前,还没有一个住宅小区真正称得上生态小区。作为一个生态小区,其建设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即持续性、健康性、安全性、共生性和进化性。其基本内容应包括生态家庭、生态群体、生态人格、生态制度、生态健康(安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工程方法和技术上涵盖了心理、建筑、社会文化、医学、环境和生物、系统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的整合体。本文就生态小区建设的一个方面——园林景观设计作出探讨,主要从达到人类、生物、环境三者的健康、安全、共生及持续发展着手。
  一、人与人的关系
  在居住小区的共同园林空间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私密性和群体性两方面:
  1、私密性
  个性空间或小范围交流空间。在园林设计上主要用小型园林建筑、座椅、桌凳、小型休闲广场等素材来营造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空间,之间的间距以不互相干扰为度,或以植物、小品等分隔。
  2、群体性
  较大型集会、表演、运动、宣传等的公众空间。主要以开敞广场、林荫广场的形式出现,适当点缀功能性、知识性和景观性建筑小品。自发或引导性的公众集会在此往往能形成本小区的文化特色,活跃小区文化气氛。
  二、植物与植物的关系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美学原则营造品种多样、层次丰富、生长健康的植物群落景观。在具体设计当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光学特性和地面生长空间的关系:上层应为强阳性植物,中层为中性或阴生植物,下层为阴生植物;根据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宜深根性和浅根性搭配。蔓性和附生植物可以乔木为依附,不一定非额外设攀爬架和种植池不可,这样形成品种各得其所、互相依存的复层群落景观。
  三、人与植物的关系
  人与植物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即植物对人的影响和人的活动对植物的影响。
  1、植物对人的影响
  (1)清新空气。资料表明,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的氧气,每平方米草坪1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克,1公顷树木平均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1.52千克。因此,在小区绿化设计当中,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以阔叶乔木为主,营造高、中、低群落景观,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净化功能,还要采用立体绿化(在墙柱、树干多种攀援植物、攀爬植物、附生植物)及天台、阳台绿化。
  (2)降尘减噪。据南京有关单位研究,一个水泥厂中有绿化带阻挡的地段,要比无树空旷地带减少降尘量(较大颗粒的粉尘)23-52%,减少飘尘量(较小颗粒的粉尘)37-60%。与同距离空旷地相比,20米宽的多层行道树可减少噪音5-7分贝,30米宽的杂树林可减弱噪声8-10分贝。因此,在小区与外界的分隔带、楼与车道之间应多种植枝叶浓密的乔灌木,以达到最大的降尘减噪的效果。
  (3)遮荫降温。深圳地处亚热带,光照时间长,绿荫是在阳光下活动、休闲的人们梦寐以求的,绿化布置应尽可能靠近室外活动场所,如道路、广场、园林建筑等,避免出现白天这些露天场所无人敢问津的怪圈。
  (4)指示性。不同的功能区域植物布置应各具特色,为了避免植物配置太过零碎,应选定基调树种贯穿全区,重点地带选用姿态、花色、叶形各异的树种作点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也方便居民辨认。
  (5)安全性。小区应多种白兰、桂花、含笑、茉莉、米兰、九里香、海桐等香花植物,芳香的空气对人具有良性的刺激作用。避免使用有毒、有刺、飞毛等对人体有害的品种,如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等
 
(6)美的享受。园林植物除了应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应上升到精神需求的领域,即景观需求。植物的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个体美:形态、叶、花、枝、干。二是群体美:形态的互相衬托、空间的互相补充、色彩的对比、比例、均衡、主次等等;三是随着时间、空间、环境变化而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美:如季相变化、晴雨天引起的变化、明暗变化等。
  (7)空间分隔。不同的功能区之间,私密空间之间,植物是常用的分隔材料,间距小的多采用复层绿化,体现群落景观,间距大的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手法。
  2、人对植物的影响
  (1)设计。设计者必须熟练掌握植物生态习性,才能使所种植物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否则可能造成阴差阳错,干湿颠倒,能否正常生长尚且难保,谈何生态!
  (2)管理。三分种,七分管。虽说体现生态景观,植物不提倡过多的修剪,以其健康的自然形态为美,但其生长条件毕竟与自然界有所差别,如地下水、人的活动影响等。人工适当的干预可使其更大限度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3)人的活动。硬质铺装与绿地的比例应以活动人群的多少作为依据。活动场地不能满足活动人群的需求,则易造成绿地破坏。碰到这种情况,为了同时保证绿化率和活动需求,可采用林荫广场的方式解决;园路的曲折、交接必须符合人的行为科学,刻意弯曲、两路间夹角太小的绿地往往受破坏。
  (4)生态文化的建立。利用植物标识牌、宣传栏、公众活动等宣传生态文化,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做到人人爱护花草树木。
  四、建筑与植物的关系
  1、植物对建筑的影响
  (1)功能上主要满足建筑对光和风的要求。深圳夏季主要吹东南风、南风,在这两个方位尽量不要使用枝叶太过茂盛的乔木,宜用叶子较为稀疏的棕榈科植物或小型灌木,保证空间光照充足,空气自然流通。西侧光照强烈,宜密植乔木。北面可适当点缀乔木,但应离开建筑一定的距离(≥5米),既可引进散射光,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冬季西北风和北风。
  (2)异常天气下植物对建筑的影响。在深圳异常天气主要是台风。乔木和大灌木在台风的影响下主要表现为折断或吹倒。为了避免出现压楼或打烂玻璃、设备等情况,乔木和大灌木应尽量远离楼房(≥5米)种植,且应选择深根性、枝干韧性强的品种。
  (3)种植乔木和大灌木时,避开地下构筑物、管线等。
  (4)景观:从空间对比的角度来说,室内为封闭性空间,从室内往外看,视线所及应尽量开阔,因此,高大植物宜远楼近路或广场布置。从借景和景深的角度考虑,远方有美景可用框景(树冠与树冠间留出空间)或透景(采用枝叶较为稀疏的品种)的手法引进来。
  2、建筑对植物的影响:对于单体建筑来说,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光照条件产生的。南面和西面光照充足,应采用强阳性品种;东面享受半天(上午)光照,宜选择中性或半荫生植物;北面光源主要为散射光,阴生植物在此均能生长良好。考虑周边环境及建筑群对光照、空气的综合影响,在具体设计中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建筑与建筑之间会形成夹道风,还应考虑抗风品种,叶片大且易破碎的(如芭蕉、旅人蕉等)也不适宜布置在这种环境中。 
  五、植物与机动车的关系
  机动车在行进中及停放时均与植物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1、植物靠道路种植,与人和车均较为贴近,并为人、车提供了遮荫功能。但在机动车拐弯处及人车有可能交叉的地方,应种植视线通透性较好的植物,如杆较高的乔木、单杆的棕榈科植物等,为人、车提供安全视线。
  2、新建小区多提供地下停车库,但必须在地面停车的地方,应考虑地面停车场的隐蔽性和遮荫要求,为此,停车场周边应密植枝叶较浓密的常绿高大乔木和中、小型灌木,组成较为封闭的复层群落景观,灌木应选择抗汽车尾气污染能力较强的品种。
  3、停车位的设计应促使司机以车头进入的方式停车,这样可避免汽车尾气及热浪直接喷向植物而影响其生长。
  六、广场、道路设计
  广场、道路设计应首先必须满足使用功能。如人流、车流、休闲健身等,其次要满足景观功能即艺术化、精神享受。
  1、满足基本使用功能
  (1)、消防通道宽度及两侧建筑、构筑物距离必须按消防要求。如纯为消防要求的车道,可考虑全部或部分改为蜂窝状硬塑嵌草铺装,局部嵌草的可将路缩小成人行通道,两侧嵌草,标高与路平,平时可作游览小道,需通行消防车时则为消防通道,全部嵌草的与草坪景观无异,以道两则的多层次群植或丛植乔灌木作为消防车通行指示。这样处理的消防通道不一定为直线形,可根据建筑的凹凸或地形的起伏做成流畅曲线,既利于自然限车速,又调解单调空间环境,前提是满足转弯半径和安全视线。
 
(2)、普通车行道在满足方便、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与人流交叉影响,如存在两道(车行道与人行道)平行或较接近的,应复层密植乔灌木,给予分隔。道路应成环,往返自由,避免断头路。
  (3)、广场主要用于集会、运动、舞蹈等公众活动,应有一定的面积,为小区内相对的开敞空间,多设于小区靠中心部位,既要方便小区居民的来往,又要与居住建筑隔一定距离,避免或减少对住户的干扰。广场周围也应密植高大乔木和多层次的灌木,达到隔音效果,植物应多选香花和高大遮荫的品种。
  (4)、广场和人行步道的辅装,宜选用防滑、天然、有益身心健康的材料:如大小卵石(可用作脚底按摩)、粗面石材疏铺(防滑)或间隙植草(天然)。
  2、满足景观需求
  (1)从俯视的角度看,广场、道路构图必须美观,曲线必须优美,铺装图案务求简洁、整体性好,给人的感觉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2)从身临其境的平地上看,地形应有起伏开合的变化,景观时隐时现,步移景异,应有置身美景大自然,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七、园林建筑、小品
  园林建筑、小品本身既是景观构成元素,又是重要的休闲赏景场所。
  1、园林建筑:风格上应与主体建筑一致,形式可多样化;形象宜个性化、艺术化。在满足休闲功能的前提下适当点缀,体量、数量均不宜过大,造型上应给人以美感,不宜有令人不安的形象。提倡绿色建筑:墙柱可考虑自然装饰材料和攀爬植物相结合,顶部可适当点缀气生类植物。在细部处理上与人接近部位应圆滑,避免尖角伤人。
  2、小品: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识别、依靠、洁净、运行等物质功能;另一方面具有点缀、烘托、活跃环境气氛的功能。设计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摆放位置宜精心考虑:或广场、或建筑、或路旁绿地、或专设区域,要根据小品的形式、材质、主题等来确定。追求形态、尺度、空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八、水景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师的重视,各种形式的水池在小区环境营造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元素,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水景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性:一般来说景观水体设计水深不能超过40cm,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局部需加深的应设防护设施,如分隔式绿化、假山、石景或造型较为自然的栏杆等。泳池尽量做到封闭,设一出入口控制人进出。
  2、水质净化:对于小型水池,应设水质净化系统,使水循环利用。对于大型水池,可多植水生植物(荷、莲、水藻、水浮莲、风车草、芦苇、落羽杉等),适当养殖观赏鱼,形成自身净化功能。
  3、空气净化:在较大的水面或水边密林处设置雾化喷头,飞扬的水雾能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又起到除尘、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4、景观功能:水池造型应与周边环境协调,或规则,或自然,也从俯视、平视、亲身参与三个角度观赏,在场地许可的前提下,应能充分调动人的各种观赏机能:视觉、听觉、触觉(戏水、游水);及利用各种手段亲水:渡船、小桥、亭榭、汀步等等。自然式池岸宜采用天然石材或较粗糙的半成品石材(如大卵石、自然面花岗石),岸边和石缝中配植水边适生植物,形成较为自然的水景景观。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表现手法很多,风格可多样化,但从生态角度考虑,必须符合“人类、生物、环境三者整体协调和谐发展”这个原则。
  参考文献:
  1. 吴人坚主编 2000.10. 《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兼析上海市的现状和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 P106、168、186。
  2. 刘承德等 1996.6.《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P335。
  3.萧鸣等 1999.9. 《美化家园:单位环境绿化美化技术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P225、229。
  4.杨永胜、金涛主编 2002.7.《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运技术》中国城市出版社 P362-367。
  5.杨守山主编 2000.10.《园林行业标准规范及产业法规政策实用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 P319-320。
  6.云正明等 1998.8.《生态工程》气象出版社 P255、259。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生态学原理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https://m.gc5.com/ylgc/ghsj/1024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