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彩画艺术

摘要: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元素之一,建筑的装饰手法多样,其中彩画的装饰最富有特点,通过彩画的纹样、色彩的装饰可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特点及装饰在园林建筑中的功能作用,也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园林;彩画;装饰 
  园林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美、自然之美和工艺之美,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以朦胧、含蓄之美,与山、石、泉、潭等相互存在,构成了“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意境。建筑的表现手法除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独具匠心的环境设计之外,精美的彩画装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 彩画的色彩 
  古典建筑上的装饰方法多样,主要有雕刻、油饰、彩画等,色彩装饰除了屋顶、墙面之外其他结构的表面装饰主要是油饰与彩画。油饰与彩画分别是指建筑上的油漆刷饰与彩色图案的描绘。最初在木构件表面涂刷油饰色彩以利防腐并装饰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传统做法。早期建筑上的色彩油饰,是没有明显区分的,它们都有保护木构件及色彩装饰作用。随着人类建筑活动的发展,油漆和彩画出现了明确分工,至明清时期,官式做法已有“油作”与“画作”之分,凡用于保护构件的涂料刷饰,被统称为“油饰”,而用于装饰建筑的各种绘画、图案、色彩被统称为“彩画”。彩画成了古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法,主要运用在建筑的内檐、外檐、柱子、天花等处,呈现“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的装饰特点,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颜色的生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统治者从维护其政权的需要出发,把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手段,从而使颜色政治伦理化,具有了尊卑高下的文化特性。在《春秋 谷梁传》中记载“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汉书 王莽传》中也说到“开门延士,下及白屋”,说明了色彩的等级严明,不得乱用。明清之后彩画的形制基本确定,成为官式建筑的装饰手法,普通老百姓的建筑更是不能随便用“彩画”,只可以“油饰”。园林建筑在古代基本是为皇族贵胄服务,所以园林建筑属于官式建筑,色彩也就颇为讲究,彩画的等级也比较严明。南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有很大差异,南方追求清新淡雅、质朴平和的色彩。北方追求色彩繁艳绮丽、金碧辉煌的色彩效果,工艺制作方面贴金量大,构图方法程式化较强。这是政治思想、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审美取向。 
  二 彩画图案纹样分类 
  按照清式彩画主要特征分五类:1)和玺彩画;2)旋子彩画;3)苏式彩画;4)宝珠吉祥草彩画:5)海墁式彩画。在园林建筑中彩画主要是苏式彩画样式,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杭地区的民间传统作法,故名,俗称“苏州片”,一般用于园林中的建筑特别是小型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门的装饰上。北方建筑使用苏式彩画源于明永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苏式彩画因之传入北方。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彩画的图案、布局、题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南彩画不同,但是仍然保留着苏式彩画灵活多变的特点,尤其是清晚期在苏式彩画的发展中有了更大的融和,苏画中更多用到中国画、西洋画不再是单纯的吉祥图案,以及与和玺或旋子彩画的结合,也正因为苏式彩画可以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功能之分彩画的内容可以随意由工匠发挥,形式自由多变。苏画也就多用在一些相对不严肃的建筑上或配殿上,特别是园林建筑中较常见。 
  根据不同构图形式主要分枋心式、包袱式、海墁式。构图程式化,主要特征是在开间中部形成包袱构图或枋心构图,在包袱、枋心中均画各种不同题材的画面,如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成为装饰的突出部分。在包袱两侧均画有体量较小的聚锦、池子等陪衬性画面以及卡子、箍头等固定格式化的图案,这些都是苏式彩画最常见的基本的、共同的特征。然而在欣赏苏式彩画中,往往会发现:虽然大体的格式相同,但风格却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些非常精致华丽,有的则相对简单素雅,这便是苏式彩画分级的结果。苏式彩画在固定的格式下,对个别部位的图案做法作适当的调整,以包袱内的题材命名可分为:花鸟包袱、人物包袱、线法山水包袱等。 
  三 彩画图案纹样表达的寓意 
  原始社会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使得早期的吉祥观念得以产生;商周时期预卜凶吉、趋利避害,是人们普遍的理想信念;汉代的神仙方术与儒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封建上层社会希求富贵、皇权永固、祈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意念;这些以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汉之后的几次民族融合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的血液,在秦汉的垂幛纹、菱形纹、回形纹等传统纹样中,又出现了异域纹样如:莲瓣纹、卷草纹等。从敦煌石窟或乾陵的建筑壁画中,可以了解唐代的建筑彩绘主要以构图饱和的花卉为主,色调为暖色调,但大部分还是以油饰朱色为主。宋代时期逐渐向冷色调过渡,这也比较符合文弱而文雅的宋人审美,彩画构图出现“分段式”的构图,“如意头”的纹样出现,从李诫的《营造法式》中可以了解宋代的彩画已经很完备了。明代传统祥瑞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世俗的吉祥观念,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清代更是发挥到极致。图案纹样的寓意可分为两种:一种主要是用于建筑构件比较狭窄或连接部位的装饰,多图案化的定型纹样,如云头纹、西番莲纹、如意纹等,形成了固定构成方式的装饰纹样,有一定构成规则,又可以灵活变化,使用于不同位置。另一种以谐音象征吉祥,表现手法由图案化与写实化。如 “五福捧寿”图案化则是绘五只蝙蝠代表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纹命,围绕一寿字;写实化则是以国画工笔或写意绘一南极仙翁与蝙蝠桃子的结合。但是园林建筑彩画用山水、花鸟画更能表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如“岁寒三友”以梅、竹、松更能表现园林中的文人意识。在佛教建筑中用莲花、 “佛八宝”、 “六字真言”等装饰,在道教建筑中常见到 “暗八仙”的纹样,用神仙所执器物: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篮、鱼鼓、横笛、阴阳板代表八仙而不是直接画出形象的具体人物,如西安骊山明圣宫的建筑墙体装饰以及西安城南的湘子庙与城东的八仙宫也有类似的纹样。 
  四 小结 
  彩画的形成是受到历史环境、地理条件、生活习俗和社会心理影响,经过历代工匠艺人的实践、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稳固化、规范化、程式化和符号化的装饰艺术。顺其自然、装点环境、美化生活空间是装饰艺术的主要观念所在。彩画不仅是表象层面的装饰,它还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表达一定的思想意识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通过建筑彩画的装饰突出了园林的主题思想。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彩画艺术
https://m.gc5.com/ylgc/ghsj/1028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