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浅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浅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摘要:小城镇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小城镇;新农村;思路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如果不提高认识,势必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势必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发展小城镇的思路。

  一、提高对城镇建设认识,形成共同认识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农业人口占据了主要地位,所以“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改革与发展能否成功的重要问题。只有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全国人民才能共同迈向小康,只有农民实现现代化,整个国民经济才能真正达到现代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工业化进程。一方面,随着农民不断向小城镇转移,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发展。人口的集中使乡镇企业产品有更多的销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发展的同时又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把规划建设好小城镇作为小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增强决心和信心。

  二、综合考虑,合理规划

  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关键。编制的原则是坚持自身特色,适当超前。规划能为小城镇建设指明发展的方向,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规划的起点要高、标准要高、布局要合理。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科学技术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要有超前意识,预测未来的经济趋势。根据不同时期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阶段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必须强化发展意识,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并纳入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经营,使农村产业链向城镇延伸;大力发展为城市经济配套和服务的产业,使城市产业链向乡镇扩张。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和混合制经济,发展中、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城镇经济的主体,中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成为小城镇经济的骨干和支柱。规划编制出来后,要递交给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评审,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最后要报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批准,使其成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三、明确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许多资金的。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好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园林绿化、供排水、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同时搞好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要向农村、小城镇延伸,支持和带动落后地区发展。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如小城镇改水改厕、危房改造、道路破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重修建小型水利设施。要加强防汛抗旱设施建设,防患于未然,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体系切身感受到小城镇建设给他们的物质生活,在精神生活方面,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让广大群众满意,真正把新农村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成为顺应民心的工程。

  五、改革小城镇体制,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小城镇体制改革的中心工作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涉及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变革。一是小城镇政府要坚决把企业事务交给企业自己管理,尤其是企业运行方面的事情,政府不要过问,要相信企业会管好这些事务,从而真正理顺政府和企业直接的关系。二是大力发展一批中介组织,目前政府管理的很多事务实际上都可以交给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在略有盈利的条件下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国际经验表明,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三是理顺小城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把对小城镇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城建、环保、土地管理等部门又小城镇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以小城镇为主;把具有监督、检查职能的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主管部门为主,真正解决小城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四是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把一些应该由市场承担的组织调节商品生产的职能交给市场。小城镇政府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服务保证基层基层民主与村民自治。改革不能强制推进,要循序渐进,要得到农民的认可再改革。如果农民一时不接受,就要先行试点,取得农民理解和支持。避免损害农民的利益,如果损害要给予补偿。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一是党政机构核编定员,精兵简政;二是财政体制改革;三是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原则,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保障长效机制。

  总之,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要科学合理地做好规划,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特色、建筑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树立精品意识,在国家政策规定下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田海涛.对城镇规划建设的初步认识[J].山西建筑,2008,34(13):33-34.

  [2]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3]胡兵,乔晶.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生态经济,2005,10.

  [4]王广信,迟树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https://m.gc5.com/ylgc/ghsj/1030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