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小城镇用地布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小城镇用地布局分析

  摘要:传统的城镇用地布局规划偏重城镇物质空间规划而较少重视城镇生态规划,在我国城镇数量迅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城镇用地布局规划应当有所突破。本文将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引入八卦洲镇总体用地布局分析中,尝试解决小城镇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在融合城乡两元经济的同时,融合城乡自然-人工环境用地布局的推荐规划设想,以期为即将展开的新一轮的城镇建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土地;用地布局

  引言:

  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即始于Troll(1939,1968)利用航空像片对东非土地利用的研究,自此以后,土地的利用、管理和恢复等实际问题一直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联系[1];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也主要以土地利用为主。因此,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对土地的合理布局成为当今学者的热点研究课题。

  当前,我国城镇建设正在面临着十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镇数量迅速增长,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和成效的城镇建设,也带来了例如城镇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不集约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如何吸收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城镇用地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及理论

  景观[2],是指由若干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区域,这些生态系统构成景观中明显的斑块,这些斑块称景观要素。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具体包括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形状以及数目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都会有影响。

  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如农田间的防风林、河流、道路、峡谷和输电线等。

  基质,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质、草原基质、农田基质、城市用地基质等等。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横跨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3],它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结构与功能及其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探索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的反馈关系以及景观异质性的维持与管理,它将生态学中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与地理学中人地相互作用的研究融为一体,在景观水平上使生态学研究具有整体观。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

  2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小城镇用地布局的原理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人地矛盾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4]。新兴的景观生态学属于宏观尺度生态空间研究范畴,其理论核心集中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两方面。土地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而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而依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背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成为实现土地资源有效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先决条件。

  2.1生态整体性原理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5]。一个健康的景观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还必须实现功能上的连续性,即具有整体性。景观不是各景观元素的简单集合,还具有各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特性。景观功能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生态整体性基本思想的直观表述。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整体性理论,土地就是一个综合的功能整体。土地的合理布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所有要素,土地利用的特征并不能完全由组成要素的分析简单累积而来。应将土地利用系统放在区域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把握系统整体特征,明确土地利用目标,规划土地管理措施。

  2.2景观异质性原理

  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6]。景观是一个由异质景观要素所组成的镶嵌体,景观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包括空间组成、空间构型和空间相关三方面的内容[8]。异质性决定景观的格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一般认为,异质性高有利于物种共生,而不利于景观内部稀有种的生存,一定范围内异质性的增高有助于提高景观稳定性,有意识地增加和维持景观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在土地利用中,各组分之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但又相辅相承、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只有判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维持、发展适合的空间异质性,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完整性。因此,区域土地的合理布局的实质就是生态整体性的动态维持与空间异质性的持续构建[9]。

  3实例分析

  3.1研究区域背景

  八卦洲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4km处的江中,是长江下游仅次于崇明和扬中的第三大江心洲。它地处南京都市圈“以江为轴、沿江发展”的城市化地带,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八卦洲现有面积55.62kmz,人口近3.3万人,设有一个行政街道,隶属于南京市栖霞区。

  八卦洲洲内地势低平,其地面高程5.2~7.7m(吴淞基面,下同)之间,大多在6.5m以下,6.5m以上部分主要分布在洲西北部小江河两岸,洲内地势总体上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长江南京以下因八卦洲而分为南北两汉,南汉为主流,最大水深35m,北汉为支流。

  八卦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集中的特点,降雨多发生在6-9月,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100mm,多年平均气温为15.4℃,全年无霜期为237天,常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八卦洲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尤其适合野生蔬菜的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八卦洲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野八鲜”生产基地。八卦洲目前仍保持着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田园特色,和周围繁华嘈杂的城市化地区相比,这里绿色植被多、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洲内水系纵横、田野阡陌、鸡犬相闻,是南京都市圈中难得的一块“世外桃源”,是一个可尽览南京大江风貌恢弘气势的理想之地。

  3.2用地布局概况

  八卦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岛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相对于经济比较发展的都市,八卦洲仍然保持着较为天然的基质条件,全镇的土地类型以农田为主,八卦洲全岛2006年的森林覆盖率为15%左右,其余则为绿色农作物覆盖。

  八卦洲作为长江南京段最大的洲,主江堤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8公里,可永久开发的规划面积有56平方公里;环主江堤之外,有大片江滩湿地,在岛的东南形成两个近千亩的保持原始风貌的芦苇荡,期间生长着多种湿地水生动植物,具有较为典型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南京较好的原生湿地环境;岛上水资源丰富,有水面14000多亩,其中部分已经简称为水产养殖基地,并建成多个垂钓区;岛上土壤肥沃,建有3.3万亩野菜生产基地,还有部分园艺生产基地,作为滨水和多绿色的环境特点造就了八卦洲优良的生态环境。

  除部分被保持的天然地貌用于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以外,城镇中心用地规划建成为商业用地,自招商以来,街道两旁陆续有高楼建成,并有外地和本地经商前来落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交流。同时,沿江30多公里长的江岸线陆续有十多家船厂建成,利用天然条件发展造船业。

  3.3用地布局结构分析

  八卦洲作为一个江心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该研究区域主要景观类型有:农田、水面、林地、居民点、工厂、建筑、各级道路、林网、河道等。其景观表现为农田、水面、居民点等斑块互相镶嵌,河道、林网等廊道相互交错。就景观生态理论而言,该区资源丰富、景观斑块多,经济和生态功能丰富多样,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3.4合理的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八卦洲上,土地的利用布局一定程度上仍为由草地、耕地、林地、疏离、道路以及水体等镶嵌而成的农业景观形成的,因此,任何用地布局的规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均为一定程度的天然以及人工景观空间配置结构,在满足城镇居民的生活需要,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最终实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用地布局的规划上应当音量保持合理的景观结构,使得城镇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7]。

  从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来看,支持农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用地模式仍然位于主导地位;从研究区域的景观来看:在水域面积较小的平原地区,农田为基,水面为斑,应以种植水稻、小麦、蔬菜和花卉为主,以畜禽养殖业、林果业、渔业为辅;在河道和堰塘众多的地带,水面为基,农田为斑,应以渔业为主,以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为辅;森林覆盖面积大以及湿地覆盖面积较大的斑块,可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开发,供野生动植物自然生长,发挥环境保护和观光的功能。另外,八卦洲在发展芦蒿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同时存在粮食种植比重小的问题,因此,在规划农业用地时应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区域用地布局时还应突出保护粮食农作物的耕地的原则。在工业和商业在经济体系中占得比重较小的前提下,在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和工业用地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于天然生态环境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从而对发展本地农业旅游业,以及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5现有用地布局结构优化

  八卦洲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合理的土地布局结构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充分了解城镇原有基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才可以充分发挥其天然优势,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景观生态功能的角度讲原有生态环境中的斑块和廊道、基质都应共同构建景观的整体性和异质性,用以改善生态景观格局,从而形成良好的用地布局结构[10]。

  目前来看,八卦洲的整体用地布局规划尚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大多数居民点都集中在洲内沿河区域,不仅分布散乱,生活垃圾给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农田分布较为散乱,延续了原有的布局,农田中种植的经济作物较为单一,洲上多数农田种植芦蒿,景观异质性较差;部分森林以及湿地生态系统被农田侵占,给天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从这些方面来看,依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八卦洲总体用地布局结构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土地的利用不能仅仅考虑其带来的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应当以国土最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提下,对土地的合理布局和配置进行优化研究,它强调的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11];其次,在追求种植经济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严格控制农田斑块的无序扩张[12],从具体措施来看,可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洲上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再次,强调土地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以及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对已存在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情况可以适时的予以阻止和改善,如对洲上北面沿江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措施等。

  结语: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与土地的合理布局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满足当代人们需要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对城镇用地布局规划的过程中,除了实现土地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更应当重视其自然属性和生态效益,本着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突出个性的原则,在新一轮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自然要素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2]郭晋平,森林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60,19(1):42~52.

  [4]孟庆民.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规划-以兰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6,(3):41~48.

  [5]肖笃宁.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科学,1999,19(4):379~384.

  [6]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肖笃宁.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2):46—48.

  [8]肖笃宁,布仁仓,李秀珍.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J].生态学报,1997,17(5):453~461.

  [9]邱扬,张金屯,郑凤英.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生态学系统的时空异质性[J].生态学杂志,2000,19(2):42~49.

  [10]尹君.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3).

  [11]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1):79~88.

  [12]谢花林.乡村景观功能评价[J],生态学报,2004,24(9):988—993.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小城镇用地布局分析
https://m.gc5.com/ylgc/ghsj/1030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