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浅析园林植物配置中生态学原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日趋提升。本文基于园林植物配种生态学原则进行分析,并尝试阐述了园林植物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生态问题,从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原则、多元化的原则、生态效益的原则等等。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生态学原则
  1 生态学原则的概念
  生态的概念具有多层含义:一是,有机体在特定生物群落中的空间位置与时间以及在功能上的各种关系;二是,它们在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三是,在群落中其他种群的关系。
  目前,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重视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充分发挥不同植物在环境、时间、空间以营养生态位置上的差异性来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这样可以实现多种植物共生,如: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等等,让适应阴、阳、旱、湿的物种能各得其所,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环境、土地、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从而形成功能丰富、生态健全、结构稳定的多层式群落机构。例如:在杭州设计师在植物中杜鹃与槭树的配置就是根据生态学原则来实施的。槭树比较高大,而且树干很直,枝叶茂盛,其特征是可充分吸收群落高处比较强的阳光以及较深处土壤中的养分;而杜娟属于林下灌木,只能对下层比较弱比较散的阳光以及较浅的土层中的养分,充分利用了槭树下层的萌生生态优势。槭树与杜娟无论在体形上、根系上,还是在养分需求以及气候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生态学原则,按照时间、空间、营养生态位分异实施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而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了园林景观的优美性、稳定性。
  2 互惠共生的原则
  感化学作用直观来讲是指异生相克,指一个物种或者有机体受到另一物种或有机体所释放代谢产物的影响,包括抑制与促进。这些代谢产物通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影响某些特定的物种而不会影响其它的物种。
  部分植物与另外一些植物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地衣就是藻与菌的结合,龙胆科、兰科、豆科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实际例子。植物大千世界中,部分植物分泌出来的物体能有效促进另一些植物生长,如黑接骨木的分泌物就有利于云杉根的分布,七里香、白蜡等等共同生长时,体现出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另外,我们熟悉的核桃与山楂也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它感作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它们健康生长。
  3 多元化配置原则
  不同的植物在生长环境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观赏特征与形态特征。如木本植物,不同的树木在花果、枝干、果、花、等方面在观赏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在城市园林绿地中选用多种园林植物,才能构建出内涵丰富的园林林地景观,从而加强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推荐多种植物的选用,有助于在绿化造园时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栽种各种植物,实现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绿地地段中的养分、土壤、水分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生态条件的优势。众所周知,植物若要健康成长,是必须要有特定的环境条件来支撑的。尤其是城市中用作园林绿化的地段,在土壤水分、肥力、光照、湿度等生态条件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这里得知,少数植物是无法适应园林绿地中不同地段的各种条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对多种植物进行选择原则,从而才能通过绿化最大限度地提升植物覆盖率,以及园林面积的植物活体量与叶面积指数,从而更好地实现消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功能。
  4 生态效益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这样才能将更多的功能充分发挥,并且取得理想的生态效益。因此,植物的生态习性要被作为首先考虑对象,让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的物种能各得其所。例如:园林植物配置中,苔藓植物通常都喜欢比较阴冷潮湿的地方,而仙人掌耐旱但是却不耐寒的这些特征都是在实际配置中必须多加注意的。
  其次,要重视园林配置中的生态效益。叶面积系数会直接影响到生态效益的大小。植物的覆盖面积与植物的叶面积综合之比称之为面积系数。例如:在使用地被、乔木、灌木植物进行混交配置时,人工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将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叶面积系数。
  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配置后的环保作用。重视环保,发挥园林植物对污染物的承载作用,尤其是要如何利用园林植物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例如:对二氧化硫抗性与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有柑桔;对氟化氢抗性较强的,则有海桐;另外,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如我们常见的芦苇、香蒲等等,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由此得知,选择能有效减少污染量的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的本质功能,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还要保持一定的环保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植物体中的互利共生[J].生物学通报,2007(5)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析园林植物配置中生态学原则
https://m.gc5.com/ylgc/ghsj/1033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