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改善生存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屋顶花园这一新的城市景观在全世界逐渐发展起来。屋顶花园绿化作为一种不占用土地资源的绿化形式,不但有效增加城市的绿化,还可以满足人们居住、工作、休闲、观赏等多种需求。
关键词:屋顶花园;植物景观;美化城市;设计
1 屋顶花园植物景观的作用
1.1 改善生态环境
屋顶花园中的植物和地面上的植物一样,具有同样的功能,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等作用,能调节小气候,使城市空气清新、洁净。与地面植物相比,屋顶植物所处位置较高,能在城市空间中多层次净化空气,起到地面植物所达不到的效果。绿化屋顶还可以有效帮助屋面排水,可以把部分的雨水收集储存起来。通过实验证明,大概有1/2的降水停留在屋顶上,存在建筑面层或者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发掉。
1.2 美化城市景观
屋顶花园的出现,不仅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充分展示城市中各局部建筑的面貌,从宏观上美化城市环境。同时,将建筑物有效合理地设计,并利用植物季向多样化原则,赋予建筑物以时间和空间感,使之有一定韵律感。
1.3 调节人们的心理和视觉感受
屋顶花园把大自然的景色移到建筑物上,把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芳香美、韵律美展示在人们面前,对减缓人们的紧张度,消除工作中的疲劳,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正常的心态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屋顶花园中的绿色,有效地减弱“水泥森林”带给人们视觉的疲劳,减轻了阳光照射下反射的眩目,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感。
1.4 保护建筑屋顶
屋顶花园直接保护了建筑物顶端的防水层,防止屋顶漏水,还起到了隔热的作用,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在炎热的夏季,屋顶花园上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使之多被消耗在土壤水分蒸发之上或被植物吸收,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种植层越厚,这种作用会更加明显。在寒冷的冬季,外界的低温空气将由于种植层的阻挡作用而不能侵入室内,室内的热量也不会轻易通过屋顶散失,同时,屋顶绿化也增强了建筑物顶层的减噪功能。
2 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2.1 尊重场地生态
生态性的植物造景原则主要是对场地环境和植物特性的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屋顶花园处于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即便是在同一城市,特定的场地中光照、温度、水分、种植基质等小环境的生态因子仍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区分对待。屋顶花园植物造景必须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尊重植物的生态特性,适地适树,才能使植物健康成长,最终实现预期景观效果。
2.2 满足功能要求
屋顶花园由于使用者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作用。对于住宅区的屋顶花园需要考虑人性化设计,植物配置的时候要兼具休憩和观赏功能,适当多选用春华秋实,意义祥和的植物,而且要和座椅、儿童游乐区等其它造景要素配合恰当。对于大型的商业楼顶的公共屋顶花园,则需要满足更多综合性的功能,而且这种类型的屋顶花园可能成为城市的代表性花园,需要在植物景观上注重大气且多样的配置方式,不仅要能和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还要营造商业区的视觉焦点以及亮丽的风景线。
2.3 遵循美学规律
屋顶花园的建设中,植物起着最重要的因素,以丰富的种类、季相变化带给游人大自然亲切感。不仅要植物与山水、建筑物以及园路的搭配,还要注重植物种类之间的搭配方式。此外,植物间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的起伏变化,在平面上要设计好疏密和轮廓线,在密植的树丛中要注意视线的通透。要根据屋顶花园风格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种植形式,比如自然式的屋顶花园中,多采用不对称、三五成群的自然式配置方式,而规则性的屋顶花园则多采用列植、对植的种植方式。
2.4 安全性原则
屋顶花园植物造景必须考虑到建筑的承重和防水条件,以及建筑周围的安全防护,以保证建筑和屋顶花园使用的安全性。植物自身,土壤和其它设施的重量必须在建筑物的安全承受范围之内,对于体量较大的植物最好放置在承重结构之上。为了防止建筑漏水,必须保护好屋面的防水隔热层,根系穿透力强的植物应该避免使用。虽然,屋顶花园四周都设有牢固的防护措施,但对于易跌落的危险区域适合利用植物造景进行规避,最好墙内侧利用密植植物隔离,以保证安全。
3 屋顶花园植物配置与选择
选用植株矮、根系浅的植物,高大的乔木根系深,树冠大,而屋顶上的风力大,土层太薄,容易被风吹倒。若加厚土层,会增加重量,而且,乔木发达的根系往往还会深扎防水层而造成渗漏,因此,屋顶花园一般应选用比较低矮、根系较浅,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草皮植物:台湾草、大叶油草、狗牙根、结缕草;②藤本地被类:爬山虎、凌霄、常春藤等;③宿根草花类:鸡冠花、金盏菊、七里香、芍药等;④矮花灌木类: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矮生紫薇、一品红、木槿、扶桑、假连翘等;⑤灌木小乔木:白兰花、玫瑰、六月雪、石榴、红枫、南天竹、桂花、八角金盘、栀子、金丝桃、八仙花、苏铁、酒瓶兰、散尾葵。
4 结语
屋顶花园是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美化建筑的有效措施,它将成为建设园林式城市的新途径,是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有机结合,也是人类与自然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