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论文
  3. 内容

城市滨河景观带的改造设计实践

     摘要:滨河路是城市风貌的主要展示窗口之一,也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规划以宜人的生活岸线、多彩的城市绿廊、闪动的文化珠链为目标,以街口、桥头为景观节点,将滨河路分为三部分,针对性地提出各段的改造方案,施工完成后景观效果大幅提升。 

   关键词:滨河景观;巴中;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要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中,赢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城市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从2011年开始施行,各市逐步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巴中撤地建市时,城市规划是在县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现代城市功能已不相匹配,市政府以“城市形象一年明显改变、三年根本改变” 为目标,突出打造城区、出入口、干道沿线等风貌。江北滨河路作为城市风貌的主要展示窗口之一,亟待景观改造。 

  一、目标定位 

   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滨河路打造目标为:宜人的生活岸线、多彩的城市绿廊、闪动的文化珠链。 

   打造宜人的生活岸线,一是要承载以闲逛为主的观景活动,以散步、露天团体舞蹈、简单器械健身为主的康体健身活动,并配套公共厕所等相应的服务设施,二是从整个市区的高度,协调好与周边城市交通、用地、视线通廊、防洪堤坝等各方面的关系。 

   打造多彩的城市绿廊,一是丰富植被层次,乔灌草结合,二是实现季相多变,常绿和落叶树种合理搭配,三是丰富色彩,点缀色叶树。 

   打造闪动的文化珠链,一是对巴中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提炼,二是通过直白的方式进行设计展示。巴中主要有红军文化、老巴中文化、新巴人精神等,通过点睛式的景石、特色铺装、景墙小品等的设计,增加文化底蕴,丰富设计内涵,更具地方特色。 

  二、改造方案 

   江北滨河路总长约3.5公里,改造方案将其划分为“三段篇章、十大节点”,即,西中东三段,四个以桥头为主的主题节点、六个街口的普通节点。 

   1、西段 

   (1) 现状分析 

   本段总长约1公里,其中西端较开阔,其余路段平均宽度不足20米。现状铺装绝大部分为灰色水泥砖,较破旧。以小叶榕为行道树,栽植较密,阴翳有余而疏朗不足、绿意有余而色彩不足。现状的城墙式水泥栏杆为涂料刷成仿砖纹样,斑驳脱落,且通透性严重不足。 

   (2)设计思路 

   回风大桥修建竣工后,将成为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出口的进城节点。红色文化是巴中的名片,因此,少量点缀红色文化主题,作为景观的序篇,点出巴中作为革命老区,广为人知的红色形象。着重打造回风桥头的大节点、两个街口的小节点。 

   (3)改造方案 

   回风桥头广场是江北滨河路唯一的开阔地带,也是设计重点。规划以景观灯柱、旱喷广场和有序的树阵,引导市民到滨水的开敞空间进行观景、休闲、锻炼。沿滨河路西侧以林荫花径的形式设置一条快速人行通道,实现本路段的人车分流。为青少年市民新建一个街头篮球场作为运动健身场所,引导人气聚集,营造热闹、活跃的城市滨河休闲氛围。新建公共厕所、服务建筑等作为配套服务设施。 

   巴河对岸的回风塔,作为巴中市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是巴中城区内重要的景观节点,规划在白云台街街口安排回风塔的观景平台,位置适宜、视线可达。 

   其余路段的铺装与本段建筑立面改造用色相协调,即以冷灰为主色,点缀木材系暖色和蓝灰系冷色。考虑到现状行道树榕树为巴中市树,且有一定年份的长势,因此大部分保留,但间隔5-10棵小叶榕,换植1株栾树或榉树。栾树和榉树均为落叶树种,且枝型舒展、季相变化明显,能有效丰富本段景观。景观节点处多用彩叶树种,或雪松等株型、枝型均与现状小叶榕相异特别的树种。 

   2、中段 

   (1) 现状分析 

   本段用地总长约1.3公里,大部分用地的宽度在6-13米左右,用地狭长。大部分铺装为灰色水泥砖,少量为卵石铺地,养护较差。以黄葛树为行道树,栽植过密,灌木以小叶女贞等为主,灌木铺设方式不够人性化,有碍通行,现状践踏严重。 

   (2)设计思路 

   本段位于闹市区,设计适量点缀巴中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元素,作为景观主篇,表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通过两个大的景观节点、三个小的景观节点,结合道路周边的用地性质安排功能。 

   (3)改造方案 

   在景观节点上:考虑到绿带宽度有限,为突出节点的景观效果,节点均沿河堤悬挑出1.5米宽的平台用于观景,且伐掉本节点中现状栽植过密的小叶榕,形成开敞空间;节点栏杆外侧采用迎春等披散灌木植物,对出挑平台的生硬边缘做生态遮挡,且增强本节点的景观效果;重新选型和布置景观灯柱,在竖向上形成焦点;应用特色定制铺装及栏杆,反应本地民俗文化。 

   其余路段的铺装与建筑立面用色协调,以暖灰为主色,点缀木材系暖色和红棕系暖色。保留现状大部分行道树,按“每隔三棵、间伐一棵”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现有行道树进行间伐疏减,同时,采取部分换植的办法,间植合欢。保留部分现状柳树,间植桃花,形成桃红柳绿的春景。以迎春等为基调花灌木,布置多种彩叶花灌木。 

   3、东段 

   (1) 现状分析 

   铺装绝大部分为灰、红色水泥砖,夹杂少量浅黄、白色水泥砖,较破旧。以天竺桂为行道树,部分路段特别是临街商铺门口的行道树栽植过密。 

   (2)设计思路 

   巴中皮影是四川最好的活态皮影,伴随巴中人民上千年,今天仍在演出,深受市民喜爱。本段位于居民集中区,因此,作为整个江北滨河路的景观尾篇,点缀少量以地方皮影戏为主的传统娱乐项目的元素,群众喜闻乐见。 

   设计消除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高差,进行道路景观化处理,突出居住区的浓厚生活氛围,结合居住区及其配套商业,为居民提供健身、休闲的活动场地。 

   (3)改造方案 

   本段商铺业态以餐饮为主,现状人气较足,但商业空间稍显局促,设计将道路统一铺装,做景观化处理,拓展底层商业的外部空间。铺装色彩与建筑立面改造用色协调,以冷灰为主色,点缀木材系暖色和蓝灰系冷色。保留大部分行道树,疏减过密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换植为银杏或桂花,增加月季等灌木,丰富植被层次。 

   滨河绿带必须确保通往河漫滩的紧急疏散通道畅通,规划为所有通道配置了具备疏散、观景、瞭望等功能的小广场,确保洪水来临时,在堤岸外部河滩湿地上的人民群众能快速回撤到堤岸内。  

  三、实施小结 

   中段规划现已基本改造完成,景观效果明显提升,深受市民欢迎。城市滨河景观带的改造设计,如何在时间短、任务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用较少的力气,得到较好的改造效果,需要精心设计。国内已建成的滨河道路景观带较多,武汉的江滩、成都的府南河,都是成功的案例。这两者均属大规模综合整治工程,且绿带非常宽,与巴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本规划因地制宜,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与滨河路的建筑景观改造相协调,在绿带宽度较窄的有限条件下,抓住桥头、街口等相对较宽的地带打造景观节点、集中布置功能、配套服务设施,以点带面,形成景观序列。在较窄的普通路段,通过间伐和换植部分行道树,更换栏杆、铺装、各种室外家具,并有意点缀少量本地文化符号,动作小,效果好,基本实现了宜人的生活岸线、多彩的城市绿廊、闪动的文化珠链这三大目标,美化了江北滨河路的环境、提升了文化底蕴,成为巴中市最迷人的城市风景线之一。 

   参考文献: 

  李旭升,巴中乡土文化丛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R]. 2008 

  崔志华,许克福,李明阳等,山、水、人、境——花果山公园总体规划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9~43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城市滨河景观带的改造设计实践
https://m.gc5.com/ylgc/ghsj/1035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