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设计的原理是将设计元素按照垂直方向排列,形成一种整体的视觉效果。
在进行竖向设计时,需要考虑场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研究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合理地组织地面排水,解决好场地内外的高程衔接,满足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满足道路布局合理的技术要求,解决场地排水问题,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以及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1)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
通过对地形和自然环境的适当调整、改造,使场地满足各组成部分在使用功能上对高程的要求,并保证各部分之间良好的联系。
(2)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
设计应尽量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填方、挖方一般应考虑就地平衡,缩短运距。力求使场地土方工程总量最小,避免深挖高填,减少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附近有土源或余方有用处时,可不必过于强调填、挖方平衡,一般情况土方宁多勿缺,多挖少填:石方则应少挖为宜。
(3)解决场地排水问题
场地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地形和坡度要适合污水、雨水的排水组织和要求,避免出现凹地。对于因各部分标高不同产生的不同坡面的地表径流要合理疏导,将其引向通路和排水渠。场地中大面积用地的坡面上应设截流沟,引导大量地面径涮顺畅排出,地形条件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做锯齿形街沟排水。
一般规定无铺装地面的最小排水坡度为1%,而铺装地面则为5‰,但这只是参考限值,具体设计还要根据土壤性质和汇水区的大小、植被情况等因素而定。道路纵坡不小于0.3%,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保证在沉降后仍高出室外地坪15~30 cm。室外地坪纵坡不得小于0.3%,并且不得坡向建筑墙脚。
(4)便利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
挖土地段宜作建筑基地,填方地段作绿地、场地、道路较合适。岩石、砾石地段应避免或减少挖方,垃圾、淤泥需挖除。人工平整场地,竖向设计应尽量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平整场地时,地形设计不宜起伏多变,以免施工不便。
(5)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条件
充分考虑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避免不良地质构造(如滑坡、断层、溶洞、崩塌等)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注意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6)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保证建、构筑物的基础和工程管线有合理适宜的埋设深度。统筹安排场地内各种管线(道)的布置和交会时合理的高程关系,以及它们与地面上的建、构筑物或场地内植物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