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边坡与基坑工程
  3. 内容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7p

  • 资料大小:25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03 10:16
  • 发布作者:哈哈丸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场地地质情况:详见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xx居住区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上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耕植土,厚0.6米 、粉质粘土,厚1.5米 、残积砂质粘性土,厚17.4米 、全风化花岗岩,厚3.7米 (7/a)、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厚15.6米 (7/b)、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厚5.1米 、中风化花岗岩 、微风化花岗岩 三、施工及设计要求 (一)施工准备 1、生产准备: (1)、清除(或拆迁)工程范围内所有障碍物(地下管道、电缆、旧基础等); (2)、修建临时设施工棚及堆料场,安装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 (3)、订购施工需要的材料,提出规格数量和使用时间,签订相关购货合同。 2、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认真进行施工图纸学习、自会审,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施工预算; (2)、编制管桩、土钉、喷射混凝土挂网等各分项工程的作业和施工操作要点,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对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根据设计总图作好测量总控制,设置基准点,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 (4)、组织钢筋放样,落实加工订货。 (二)基坑土方及排水要求 1、施工面复核工程坐标、水准基点、场地标高,并报验。基坑开挖的原则应侧壁土方四周先开挖再退中间的土方,基坑侧壁土方必须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末支护完, 不得开挖下一层, 每层开挖深度为土钉以下0.5m,支护系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开挖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m,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15m,素填土层开挖长度不大于15m,淤泥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3m,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6m,且应间隔开挖.开挖后应及时对壁面进行修整. 2、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坑内滞水及大气降水的疏导工作,确保坑内不积水;土方开挖顺序入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3、开挖过程中应做好载水,排水工作,基坑周围地面设载水沟,坡脚设临时小排水沟,基坑底四角及各边按20—40m间距挖一直径Ф800,深500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取集水坑中地下水排入坡顶载水沟,以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线。 4、应做好排水工作,在坡脚应做好排水措施,必要时在基坑坡面设排水管(可用竹筒).以减少侧向水压力. (三)喷射混凝土 挖出的作业面修整后,放坡的及时喷射素混凝土面层(厚40),应尽快铺设铁丝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厚80),喷射混凝土为1:2:2(水泥:砂:石)细石混凝土(重量比),细骨料用中粗砂,粗骨料用粒径小于2cm碎卯石,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水灰比为0.4,采用干式喷射工艺,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 m3/min 以防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为加速凝结可掺适量速凝剂. 可一次喷射,也可分两次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养护期不少于5-7天,注浆体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达到8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四)铺设铁丝网和加强筋 分层分段铺设8号铁丝网,铁丝网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 边壁上的铁丝网应伸到地表面,长度为0.5m ,搭接采用绑扎,上下段铁丝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 (五)现场施工监测要求 1、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危关系到本工程的安全,还关系周边道路安全,周边建筑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信息施工的方法对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测未到位不得开挖。 2、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a 土体变形(侧斜):用侧斜管埋入被支护土体中,监测土体水平位移,共布置测斜点12个,测斜管理埋置深度10-12m,采用测斜仪测试。 B 基坑坡顶沉降监测:坡顶埋设测点,布点12个,具体位置可适当调整,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试 C 基坑周边道路地面沉降与水平监测:间隔20M布一个测点。 D 基坑周边及基坑内应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布12个测点。 3、施工单位应与监测单位密切配合,做好检测点的保护工作。 4、开挖前应取得基数,且测试基数不少于2次,在开挖过程中,每周2~3次,当测试数据变化较大或开挖后期应加密监测或连续监测,应在测试当天向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提供监测条件。 5.监测时间从开挖开始至+0.00,封底及底板施工完成后,可加大监测的时间间距。 6、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及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应用紧急防患措施,以防发生工程事故。 7、基坑开挖产生的位移,不得破坏周遍环境,一般喷锚支护结构土体水平位移允许值40mm,坡顶沉降允许值30mm,道路地面沉降允许20mm,道路水平位移允许值10mm,临近建筑允许沉降20mm(桩基建筑允许沉降10mm)。 四、支护变形预警要求以应急方案 1、当出现下列可能影响建筑物安全的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已有建筑(或构筑物)采取应急措施。 A 基坑支护结构(或其后面土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开挖深度的1/200(1/300),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3mm/d(2mm/d)。 B 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聚增,压曲,断裂,松弛等现象。 C 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陷力落等。 D 场地周围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mm的裂缝,且裂缝尚可能发展。 E 场地周围建筑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勤;或建筑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0.0001Hmm/d(H为建筑高度)。 F 监测值超过第九条第七款允许值的80%。 现场应准备足够的沙和沙袋,若出现紧急情况实施反压,或用挖土机压土反压稳定坑壁。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7p
https://m.gc5.com/ytgc/bpjk/1070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