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下向上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过程和现象称为岩层移动,又称为开采沉陷。 有关研究提供了图2—132所示的岩层移动边界图象。这种图形认为,在断裂面上任意一点C所处的应力状态均为极限状态,即如图2—133所示的状态。滑移面即为岩层移动的边界。由煤层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大多数为长方形,而关键层的破坏因长方形的角效应影响而呈椭圆形,因而岩层与地表移动盆地均为椭圆形,且比采空区面积要大,该剖面图明确表示出采空区顶边界3—4地面变形和岩层移动侧向边界1—2,与采空区三带(冒落、裂隙、弯曲)分布联系在一起,即形成采空区顶板移动完整的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