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岩体,是由岩块和围限他们的不连续面组成的地质体;不连续面,也称为结构面,在空间的分布与产出状态构成了岩体的结构。结构面对岩体力学特性和工程稳定性的控制作用早在50 年代就被以L. Muller 等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所认识,并认为这是构成岩体和岩块力学与工程特性差异的根本所在,由此而开始了以结构面和岩体结构研究为中心的岩体力学时代。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将岩体中的断层、软弱层面、大多数节理、软弱片理和软弱带等各种力学成因的破裂面和破裂带定义为不连续面(discontinuity),谷德振、孙广忠教授等进一步认为结构面是由一定的地质实体抽象出来的概念,它在横向延展上具有面的几何特征,而在垂向上则常充填有一定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厚度。80 年代孙广忠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岩体结构控制论”,并全面、系统地以此为指导研究了岩体变形与破坏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