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沉管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河流的工程水文地质、气象、航运交通等条件,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管线,以及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能力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不同施工方法应根据下列适应性规定选择: (1)水面浮运法适用于水文和气象变化相对稳定,且水流速度相对较小; (2)铺管船法适用于水文和气象变化部稳定、水流速度相对较大且沉管距离较长; (3)底拖法适用于水文和气象变化部稳定、水流速度相对较大且沉管距离较短; 沉管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现场情况及施工能力采用施工技术措施,应满足下列规定: 1、水面浮运法施工技术措施: (1)整体组对拼装、整体浮运、整体沉放; (2)分段组对拼装、分段浮运,管间接口在水上连接后整体沉放; (3)分段组对拼装、分段浮运,沉放后管段间接口在水下连接; 2、铺管船法施工技术措施: (1)发送船营设置管段接口连接装置、发送装置; (2)发送后的水中悬浮部分管段,可采用管托架或浮球等方法控制管道轴向弯曲变形; 3、底拖法施工技术措施: (1)管道发送可采取水力发送沟、小平台发送道、滚筒管架发送道或修筑牵引道等方式; (2)利用管道自身弹性能力法施工技术措施:管道及管道接口应具备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 较为常用的是底拖法,底拖法施工沉管时,组对拼装管道(段)的沉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段)底拖牵引设备的选用,应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管材力学性能等要求确定,且牵引功率不应低于最大牵引力的1.2倍;牵引钢丝绳应按最大牵引力选用,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5;所有牵引装置、系统应安装正确、稳定安全; (2)管道(段)底拖牵引前应对基槽断面尺寸、轴线及槽底高程进行测量复核;发送装置、牵引道等设置满足施工要求;牵引钢丝绳位于管沟内,并与管道轴线一致; (3)管道(段)底拖牵引时应缓慢均匀,牵引力严禁超过最大牵引力和管材力学性能要求,钢丝绳在牵引过程中应避免扭缠; (4)应跟踪检查牵引设备运行、钢丝绳、管道状况,及时测量管位,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 (5)及时做好牵引速率、牵引力、管位测量等沉管记录。 管道沉放后,应对下列内容检查,并做好记录: (1)检查管底与沟底接触的均匀程度和紧密性,管下如有冲刷,应采用砂或砾石铺填; (2)检查接口连接情况; (3)测量管道高程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