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桩】在中国的起源,从旧石器时代讲起

桩在中国起源于距今6000~7000年以前人类由依靠狩猎游牧为生的旧石器时代,发展至实行群居定居,懂得栽种豢养,从事原始农业的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观点而言,桩的应用是新石器时代不同于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划分时代的标志。
  中国的考古学家于1973年和1978年相继在长江下游以南浙江省东部余姚市的河姆渡村发掘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占地约4万m2的木桩和木结构遗存。经放射性碳14测定,该遗址的浅层第二、第三文化层大约距今6000年,深层第四文化层大约距今7000年。这是太平洋西岸迄今发现的一处时间最早的文化遗址,也是环太平洋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处文化遗址和木桩遗存。参见图1和图2

图1 河姆渡文化遗址位置图

图2 河姆渡出土木桩现场

  据报道,美国堪塔基大学的考古学家曾于1981年在太平洋东南沿岸智利的蒙特维尔德附近的森林里发现了一间支承于木桩上的小木屋,经放射性碳14测定,据称是距今约12000~14000年前的文化遗存。它可能比中国的河姆渡遗址大约还早6000~7000年。但是关于该木屋遗存等等迄今未闻国外有任何后续报道。
  中国的考古学家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又在浙江余姚市的鲻山(东距河姆渡约10km)等地发掘了木桩遗迹,其时代与河姆渡遗址相同。
  河姆渡出土文物表明,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已具备了制桩和打桩的成套工具,其中包括使今人十分惊奇的带有木柄且用榫卯结合的石斧、石凿、石槌、木槌,以及用动物骨制成的锐利的刀具等。
  河姆渡现今海拔高程平均约3~4m。所发掘的第四文化层位于今自然地面以下约-3.25~-3.80m。其所出土的数百根木桩或直立,或微斜,大多高出当时地面约0.8~1m。图2所示木桩,其截面有圆形、方形和板块三种。圆桩直径约60~180mm不等;方桩尺寸约60mm×100mm~150mm×180mm不等;板桩厚度约14~40mm,宽度约100~500mm不等。桩的入土深度一般为400~500mm,承重桩的入土深度约1m多;桩的下端均被削尖。
  考古研究认为,根据这些木桩的排列规律及其附近所出现的众多的带有榫头、卯口或互相绑扎(当时已用绳绑扎)的大梁小梁、龙骨和地板等木构件推测,这些木桩应是3栋高架木屋的桩基础。木屋的纵长×进深大致分别是26.4m×6.9m、21.6m×7.5m和11.6m×6.9m。研究认为,该处古地貌应是背山面水的一片沼泽。木屋采用高架,主要是为了临空避水防潮;木屋较长,乃是氏族共居之所需。河姆渡高架木屋的上部形态在发掘时已荡然无痕迹,但据史料记载,此类建筑物在古代曾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云贵高原及海南岛等地,亦流行于环太平洋沿岸的其他地区。它在中国建筑史上被称为干阑式建筑。这种高架木屋,先民不仅用来居住,而且也做仓储和豢养牲畜之用。研究认为,其形成过程和典型的外形可追溯如图3所示。它表明,干阑式建筑乃起源于人类的“巢居”生活。图4是今人在河姆渡遗址仿建干阑式建筑局部。图5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外景。

图3 干阑式建筑的形成过程

a)独木架巢;b)多木架巢;c)干阑式建筑雏形;d),e)干阑式建筑的典型外形图

图4 干阑式建筑在建造中

图5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外景

  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处于今自然地面以下约-1.20~-1.80m处。此处还发掘了一口2m×2m的方形水井遗址。井孔四壁有紧密排列的直径约60mm的木桩挡土,其顶端有4根水平木呈直角相交而构成井圈,水平木与水平木相交处用榫卯结合,直至出土时仍未松动。考古研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人工水井,见图6。

 

图6 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出土水井遗址——用桩作为挡土结构物的起源

  在水井现场还可看到该水井系处于一直径约6m的锅底形土坑的底部,土坑周边又有木桩排列呈栅状围护。以上说明了采用桩作为挡土围护结构,至少也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图7 卞家山文化遗址木桩出土现场

图8 木桩与地层的关系

图9 往水中延伸的木桩

  中国考古学家又于2002年底在浙江杭州市西部的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南侧,发现了木桩遗存。良渚文化期晚于河姆渡文化期约1000年。由于木桩遗存具有一定的布列规律,乃于2003年予以正式发掘,揭露面积855m2,发掘木桩140余根,其中部分木桩往水域延展,宽约1米,长达10米。木桩直径多在50~150mm之间。最粗者达215mm。木桩尖部皆经削劈,加工痕迹明显,是称卞家山文化遗址,参加图7~图9。

图10 成都十二桥商代晚期的干阑式建筑遗存

图11 成都十二桥商代干阑式建筑复原图

  四川成都处于长江上游,在我国历史上有“古蜀文化”的记载。1985~1986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成都十二桥发现了商代晚期(距今约3000余年)的大型木结构建筑遗存,总面积达15000m2以上,其中有支承于桩的小型干阑式建筑的痕迹,见图10~图11。
  在中国北方考古学家在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和山区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中,揭示了河北武安磁山的一处面积为8万m2的古村落,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8000年。村中房舍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下穴建筑,其周围设置了若干柱洞,插入柱干以支撑用芦苇涂泥的屋顶和墙壁。见图12。
 

图1-12(a)
 

 

图 12(a)

黄土地区河北武安磁山的建筑文化遗址仿制图

图 12(b)

黄土地区河北武安磁山的建筑文化遗址仿制图

图1-13 甘肃秦安大地湾乙址的一处较规整的房屋遗址

图 13 甘肃秦安大地湾乙址的一处较规整的房屋遗址

  图13,是甘肃秦安大地湾乙址仰韶时期的一处较规整的房屋遗址。宅由前堂、后室及东西厢房等组成。前堂的南北壁各设8根扶壁列柱,前堂正中有火塘,火塘后侧左右各有一直径约90厘米的顶梁柱洞。
  以上二图表明了今日桩基工程中有多种不同于打入桩,而称为钻孔或挖孔式的植入桩或埋置桩,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黄土地基上建造屋舍的做法。
  综上所述,已阐明了当今人们所称“打入式桩”和“植入式桩”实乃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在中华大地南北两类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以其聪明智慧,因地制宜地创造发明的两种建筑基础构件,从而使先民实现了定居聚落,把时代推向前进。
  我国《礼记》、《韩非子》等古籍中有先民“巢民”和“穴居”之说,本文似可作为其注释。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桩】在中国的起源,从旧石器时代讲起
https://m.gc5.com/ytgc/ytlw/1024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