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定梁高、悬臂长度、顶底板及腹板尺寸,尤其是腹板尺寸要结合预应力锚具型号及空间尺寸综合考虑;
二、根据箱梁宽度合理分布箱室大小及个数;
三、通过计算程序拟定预应力形状及规格;
四、通过程序出图;
五、程序计算最好采用梁格法计算,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尤其是支座反力;通过midas的梁格法建模助手建模较为方便,只是所出模型需要修改,尤其是横梁重量要取消掉;
六、程序出图时不能分段出预应力钢束图,钢束只能作为通长束出结果,然后自己修改;
七、预应力修改可以结合程序出图和cad外挂预应力及表格小软件同步进行,较为方便;
八、对于平面半径较小桥梁(如半径150~180m左右),要注意支座位置对受力的影响,合理评估预偏量,使箱梁受力达较为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