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两跨连续梁调束

项目到复核阶段了,图纸准备送院审查室了,发现预应力索有些问题.让重新复算一下,颇有些感想.

可能设计和复核者对连续梁的设计概念还有些偏差巴.应力演算组合下,中墩顶的最小正应力达到了6个兆帕,也就是说正常使用时,结构处于超高压状态,这无疑是不利的。但是复核者(博士生,汗一下)提的复核意见居然是,预应力储备过小。认为压应力越大越好,是设计中一个明显且典型的错误思想,预应力设计和普通钢筋设计一个明显的不同也在这里,预应力对人的要求较高,在普通钢筋设计中配筋越多越保险的思想在这里行不同.另外一个明显的概念就是,混凝土是个三向受力结构,在纵向受到如此高的压应力作用下,在横桥下由于伯松比的影响,必然要受到较大的拉应力,这个应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加计算.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但是在如此高压下,是否需要计算.很显然设计和复核者并没有这样的概念.单纯的认为压应力就是储备,压应力越大储备越高,结构越安全.另外,设计者,只单纯根据应力状态判断结构是否安全,忽视了承载能力的计算.最不利状态下,效应居然超过抗力一倍有余.让人感觉害怕.通过这件事情,更加验证一个道理,没有基本概念,读到博士也是枉然.内功不足啊.后天学软件只是练硬功罢了.

在调索的过程中,发现新规范在承载能力演算时由于次内力的加入,增大了调索的难度.在中墩位置,次内力的增大对墩顶产生有利效应.这里有一个概念,就是次内力的形成,边跨中的索往下沉,由于弯句同号,导致次内力增大.中墩的索往下降,抗力减小,次内力减小,但是他的弯句和单位力玩具反号,所以这个值越小,总次内力越大,而总次内力值对支点上缘有利,就是说支点负弯句变小了.也就是说中墩往下降,对承载能力演算的影响需要比较抗力的减小和弯句的减小谁占上风.要通过演算确定.但是这里有一根索可以定性分析,就是中和轴往下的索,因为算抗力的时候,他仅作为抗压钢筋,对抗力影响较小.但是他对次内力的影响及大.这几个天桥,最终都是通过下沉这个索,达到效果的.与次同时,降低了墩顶的正应力.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两跨连续梁调束
https://m.gc5.com/ytgc/ytlw/1026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