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转换梁做法

    广东现在流行的做法是:转换层高5500~6000,转换主梁高2000~2500(个别达到2800),转换次梁高1500~2200。说真话,我们做转换构件都只相信把上部结构的内力拿出来作用在转换构件上来手算,如果你用过pkpm的feq或tbsa的tbfem,就知道结果不可靠。
    用sap2000来算,用来做参考还可以,当只能模拟平面的(我想),对于你说的那种不规则次梁转换,可能不太适用。
    最近我们算层侧向刚度比时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不是satwe中给出的参数),是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比。
    1。转换结构应该是保守的,把上部结构反力(尽可能化为均布荷载)作用在转换结构上是保守的做法。但,这样做,抗弯是较容易满足的,抗剪常不容易满足,此时要分析在抗剪不足处剪力墙能否与转换梁一起抗剪。有一种做法是,只考虑没有支承剪力墙处转换梁的剪力,但这样处理又常常导致设计剪力过小,我们通常只有在抗剪不足时才这样考虑,但配箍时按最大的配箍率来配。
    2。为了达到大震不倒,我们的做法是做两个工况的比较:
     a。普通计算的配筋
     b。把材料分项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拿掉,算【G+6.25E】(对于七度区)工况的配筋。(需要说明的是,结构反应进入弹塑性后达不到6.25E,但罕遇地震又可能超越规范的罕遇地震,故取6.25E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3。为了真正达到大震不倒,我们提出了“强转换层,弱上部结构”的概念,具体的步骤方法正在研究中,希望早日能提出给大家讨论改进。
    “把材料分项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拿掉”指使用材料的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取一,故不是保守的做法。
侧移刚度的具体算法是:(转换层地震剪力/转换层层间位移)/(转换层以上一层的地震剪力/转换层以上一层的层间位移)。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转换梁做法
https://m.gc5.com/ytgc/ytlw/1026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