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浅谈冲孔桩施工质量控制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笔者希望冲孔桩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减少质量事故发生,尽量避免财产的损失。因此根据工作经验提出相关冲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控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问题;冲孔桩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冲孔桩设备比较简单,适合可以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施工,因此在各种高层建筑和基坑围护方案中运用的比较多,文中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冲孔桩对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2关于冲孔桩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2.1地质报告的分析
有的地区在施工过中发现大多数地区是沙砾岩、砾岩、泥质砂岩和红砂岩。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发很多地段即使岩面较平缓,而且也会在此地的某地段出现特殊情况:第一是岩面高差大。第二微风化岩下有多层软弱夹层。例如:某高层为挖孔桩基础,抽芯发现微风化基岩(泥质砂岩)下有两层软弱夹层;以上所述本人认为对于地质复杂的地段,要认真分析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同时要适当地采用超前钻以明确终孔深度,因此可以避免抽芯发现问题后再补桩。
2.2泥浆循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冲孔桩的质量关键在于泥浆循环系统的完善。近年来,有些桩基础分包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对泥浆循环系统都采取凑合的应付态度(尽管预算定额已经考虑了泥浆循环系统的费用),所以施工前不砌筑泥浆池,更不用说设置泥浆沉淀池和泥浆循环池,通常就在桩附近挖个坑就算泥浆池,以前在冲孔施工中会经常派专人在泥浆池和泥浆沟捞渣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更不用说用抽渣筒抽渣(这一项往往只在施工方案的纸上出现)。所以,在冲孔达到设计标高时进行泥浆循环时,泥浆根本没有沉淀,反复循环都是带渣的泥浆,导致循环7~8h都无法把孔底清干净。由于泥浆(含砂率高)质量差,接好导管就出现沉渣,在这种时候,施工单位采取一种所谓的“解决办法”,就是拌合一斗泥浆,用储料斗采用开塞方法把沉渣冲起来,但是这些被冲起来的沉渣毕竟还在孔中,所以待混凝土开塞后,这些沉渣往下沉,就导致桩边夹泥现象的出现。
2.3冲孔定位及孔口标高、地面标高的测量
冲孔桩的孔位定位目前施工单位都比较重视,测量都比较认真,但是对地面标高和护筒口的标高测量,有些施工单位就不重视,但是这也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为有些场地进场时是平整的,但是开展冲孔桩施工后,随着泥浆的淤积,特别是在深基坑里施工,有时还要场地回填及加固处理,这样实际地面高差就差了很多,这些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对设计标高的判断。
2.4冲孔桩持力层岩样的确定
冲孔桩的岩样通常是通过泥浆循环获取的,也有在冲锤底部的肋间焊上取样筒取样的。要准确地确定岩样,首先要根据地质报告进行分析,如果有邻近桩的施工资料,可以结合地质报告一起分析。取样要亲自在护筒口取样,根据硬质岩的岩样在岩渣中的比例,判断是否进入设计要求的岩层。过去曾有些操作人员会把一些已经在其他桩取上来的岩样倒到空中谎报是该孔的岩样。有些工地的人还取钻探时的岩柱打碎冒充岩样。因此,在对岩样进行判断时,对有新鲜棱角或磨圆棱角的岩样都要特别引为注意,必要时要多取几次样进行判断。对于砂砾岩地区,终孔时要用测锤沿孔周边多测几个点,防止孔底的一边硬一边软的情况出现。另外还可以结合冲孔的进尺情况对岩样进行认真分析,在中风化岩层中,一般每小时大约进尺15~20cm左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进尺不能作为判断岩样的唯一标准,因为有时孔底的岩渣或沙粒很多,施工中又没有及时循环,进尺也会很慢。
2.5桩深的测量与复尺
在验孔中,桩深的测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在岩层中进尺较慢,有些操作人员为了达到早些终孔的目的,往往把测绳裁去一段再重新接上,如果不复尺,就会导致入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甚至会导致质量事故。
2.6孔底沉渣的控制
孔底沉渣的控制关键在于泥浆质量的控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泥浆循环系统得不到认真的重视,所以导致孔底沉渣的超标。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多数是在冲桩孔附近挖一个坑作泥浆池,沉淀循环都是这个坑,泥浆中的岩渣没有得到沉淀,从孔底循环上来的泥浆,又没有经过沉淀,因此进尺也就受到影响。以往从桩孔到泥浆池还有一段泥浆沟可以沉淀岩渣,有工人专门捞渣,但现在有的施工单位把这道工序也省略了,并且把施工方案中的在孔中用抽渣筒清渣的工序也省略了。由于这样原因,所以有的冲孔桩工地的某些桩沉渣达到48cm。通过后来的抽芯检测证明,实际沉渣厚度只比验收检查时数值略小一些。实践证明,泥浆的循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根据施工的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布置,如有些工地利用现场的条件,利用挖坑分别设置了泥浆沉淀池和循环池,并充分利用泥浆沟来沉淀并清渣,也有较好的效果;有的因为场地狭窄,利用有的桩顶标高较深的特点,在该桩完成后挖成泥浆池,效果也不错。
2.7钢筋笼的制作和质量控制
冲孔灌注桩的钢筋笼制作一般使用热扎钢筋,钢材应具备材料合格证明文件并经现场复验合格,钢筋绑扎及焊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关于钢筋分项工程的相关要求。主要钢筋笼制作的技术要求:1)钢筋笼直径应符合设计尺寸。2)每节的长度不宜超过12m,也不宜短于5m,因为过长则吊起时易弯曲变形,过短则增加焊接时间,对成桩的质量不利。3)使用法兰接头导管时,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根据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以防导管挂钩造成钢筋笼上浮。4)制作好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场地,堆高不得超过两层。5)钢筋笼应逐节吊装,孔口焊接,钢筋笼主筋焊接方式为立焊,要求施焊人员具备相当高的焊接工艺水准,方能保证焊接质量。6)钢筋笼在下笼过程中应从速,一般桩孔应在2~4h内完成。
2.8水下混凝土浇注的开塞与埋管深度控制
1)水下混凝土浇注时的开塞对成桩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混凝土的初存量决定以后,不同的开塞方式有不同的结果。通常开塞用的塞子,有混凝土做的,但是由于制作时间较长,所以现在采用较少。现在常用的塞子是利用尼龙布包水泥砂浆做成的,这种塞子制作简便,塞子在导管中较容易通过。还有一些施工单位采用在储料斗与导管连接处设一活门,待初存量够了,就把活门拉开,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开塞后冲力不够,如果孔底泥浆较浓或清孔不够干净时,就会影响孔底质量。从某工程的抽芯结果可以看到,这种拉活门开塞的桩底与岩面的结合比剪塞工艺要差。
2)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的埋管深度控制,是确保成桩质量的重要问题,只要施工人员责任心强,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首先在浇注水下混凝土前计算浇注量,在浇注开始后,要勤测混凝土浇注高度,通过理论浇注量与实际浇注量的对比,就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扩散系数,随后就可以较为准确的通过计算和实际测量判断混凝土的浇注高度,进而计算出混凝土的埋管深度,《建筑桩基技术规
范》(JGJ94-2008)要求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本人认为在混凝土浇注的下半段,最好控制在3~6m,因为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注,孔底的浓浆和岩渣很接近水下混凝土的塌落度,有时通过测锤不一定能够分辨出来,所以最小埋管深度要预留多1m为好。有时桩顶的泥浆过浓,可以用毛竹的大头端开洞,直接插到混凝土取样,这样判断就比较准确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冲孔桩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冲孔桩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彭杰.浅谈高层结构桩基础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05)
[2]邱小平.冲孔桩施工影响充盈系数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3]慈柳平.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冲孔桩施工质量控制要注意的问题
https://m.gc5.com/ytgc/ytlw/1026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