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质量的好坏和贯通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矿井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提高矿山测量的技术精度和解决现场操作工作中造成的偏差及影响到矿井的建设和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在矿井贯通测量工作过程中,应提高优化全面管理工作,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贯通测量的全面管理。通过现场操作及实际应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行业矿山测量的技术标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巷道贯通精度和成巷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矿山测量;全面管理;技术与应用
前言:矿山测量工作是矿井煤炭生产和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工作。煤矿企业是由工业建筑物、地下井巷和采掘工作面所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又紧密联系的整体。为了确定和反映井下巷道之间、采区之间、相邻矿井之间,以及井下开采场所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保矿井安全合理的生产,从矿区勘探、设计、基建和生产各阶段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采提供基础性技术资料,直到矿井报废止,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测量工作。
随着矿井开采不断的扩大和延深,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地壳压力逐渐增大,矿井巷道也就随之变形更为严重,再之井下生产环境比较差,给矿井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在生产过程中加之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受回采动压带来的影响,往往会使测点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使矿井巷道的测量精度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同时会给测量工作带了很大的难度和增加不少的工作量。不仅是一个技术难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如何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测量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是做好矿井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测量工作在矿山建设及生产中的作用
矿山测量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从实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测量工作包括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许多领域,它是专门为矿山建设和生产服务的。矿山测量在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矿山的发展和建设及安全生产,它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量工作为矿山建设的勘探、基建和生产各阶段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采提供基础性技术资料而进行的一切测量、计算和制图,供煤矿生产建设使用。地面资料是基础,联系测量是桥梁,井下测量是反映煤矿采掘平衡关系的主要依据以及测量成果绘制的各种矿图,及时反映了煤矿建设生产面貌和位置关系。测量工作在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中与地质工作紧密配合起先导作用;在均衡生产方面起保证作用;在工程质量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起监督作用;在安全生产方面起指导作用。
二、矿山测量技术工作的全面管理
1、素质管理
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量队伍,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做起,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坚持开展素质工程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搞好全员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的事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塑造学习型企业,培育技能型员工。使煤炭企业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优化管理,建立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建立起一套好的长效机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基础工作管理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基础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矿井建设、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矿井的每项工程。在矿井筹建和安全生产中,在矿井的建设和安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这项基础工作,首先,一定把好资料图纸的审核关,设计图纸是千万个数字成果,即使有设计部门的人员层层把关,仍然难免出现错误,如果测量放线的人员没有把错误审核出来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矿井的建设和安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问题,也是一项管理问题。杜绝测量工作的失误,如何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测量中推广应用,也是做好矿山测量工作的重要方面。
矿山测量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煤矿测量规程》,熟读并熟悉设计图纸,每次承接到新的设计图纸,至少经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员将设计要素和所有的数据经过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由测量作业人员共同研究测量方案,才能下井进行施测作业。测量工序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煤矿测量规程》的操作程序进行施测。在测量作业现场,记录者应清晰的记录野外测量台账,不允许有任何涂改现象,测量结束后,现场检查野外测量台帐记录应及时计算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施测资料统一归档保存。
3、技术管理
如何搞好测量工作(特别是重大贯通测量),首先进行测量设计,测量前选定好仪器和测量方法,选择条件好、测点少、距离近的测量路线,并且绘制设计导线图,实测时尽量使用现有的测量仪器及常用的测量方法,对观测质量做到心中有数。按照选定的仪器、方法、确定测角量边的误差值,用公式估算出测量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取二倍作为预计误差,将预计误差与给定的误差进行比较,确定最后的测角量边方法,按最后设计进行施测。
提高测量精度主要是提高测角精度,为了减小测角误差对导线的影响,采用长边或长边跳点测角,注重重要段落的导线测量,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光电测距仪、激光指向仪、陀螺经纬仪、全站仪以及卫星定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测量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给测量工作的人员减轻了很大的工作量。
测量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很精细的工作,不同的工程用图都要提出对测量精度的具体要求。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无论是在密度和准确度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因此,在每次进行测量前,首先要考虑测量方法和和工作程序,设计合理的实测方案,确保测量结果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关键词]矿山测量;全面管理;技术与应用
前言:矿山测量工作是矿井煤炭生产和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工作。煤矿企业是由工业建筑物、地下井巷和采掘工作面所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又紧密联系的整体。为了确定和反映井下巷道之间、采区之间、相邻矿井之间,以及井下开采场所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确保矿井安全合理的生产,从矿区勘探、设计、基建和生产各阶段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采提供基础性技术资料,直到矿井报废止,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测量工作。
随着矿井开采不断的扩大和延深,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地壳压力逐渐增大,矿井巷道也就随之变形更为严重,再之井下生产环境比较差,给矿井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在生产过程中加之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受回采动压带来的影响,往往会使测点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使矿井巷道的测量精度也会严重受到影响,同时会给测量工作带了很大的难度和增加不少的工作量。不仅是一个技术难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如何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测量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是做好矿井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测量工作在矿山建设及生产中的作用
矿山测量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从实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测量工作包括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许多领域,它是专门为矿山建设和生产服务的。矿山测量在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矿山的发展和建设及安全生产,它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量工作为矿山建设的勘探、基建和生产各阶段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采提供基础性技术资料而进行的一切测量、计算和制图,供煤矿生产建设使用。地面资料是基础,联系测量是桥梁,井下测量是反映煤矿采掘平衡关系的主要依据以及测量成果绘制的各种矿图,及时反映了煤矿建设生产面貌和位置关系。测量工作在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中与地质工作紧密配合起先导作用;在均衡生产方面起保证作用;在工程质量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起监督作用;在安全生产方面起指导作用。
二、矿山测量技术工作的全面管理
1、素质管理
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量队伍,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做起,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坚持开展素质工程建设,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搞好全员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的事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塑造学习型企业,培育技能型员工。使煤炭企业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优化管理,建立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建立起一套好的长效机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基础工作管理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基础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矿井建设、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矿井的每项工程。在矿井筹建和安全生产中,在矿井的建设和安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这项基础工作,首先,一定把好资料图纸的审核关,设计图纸是千万个数字成果,即使有设计部门的人员层层把关,仍然难免出现错误,如果测量放线的人员没有把错误审核出来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一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矿井的建设和安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问题,也是一项管理问题。杜绝测量工作的失误,如何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测量中推广应用,也是做好矿山测量工作的重要方面。
矿山测量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煤矿测量规程》,熟读并熟悉设计图纸,每次承接到新的设计图纸,至少经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员将设计要素和所有的数据经过计算确认正确无误后,由测量作业人员共同研究测量方案,才能下井进行施测作业。测量工序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煤矿测量规程》的操作程序进行施测。在测量作业现场,记录者应清晰的记录野外测量台账,不允许有任何涂改现象,测量结束后,现场检查野外测量台帐记录应及时计算是否准确,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施测资料统一归档保存。
3、技术管理
如何搞好测量工作(特别是重大贯通测量),首先进行测量设计,测量前选定好仪器和测量方法,选择条件好、测点少、距离近的测量路线,并且绘制设计导线图,实测时尽量使用现有的测量仪器及常用的测量方法,对观测质量做到心中有数。按照选定的仪器、方法、确定测角量边的误差值,用公式估算出测量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取二倍作为预计误差,将预计误差与给定的误差进行比较,确定最后的测角量边方法,按最后设计进行施测。
提高测量精度主要是提高测角精度,为了减小测角误差对导线的影响,采用长边或长边跳点测角,注重重要段落的导线测量,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光电测距仪、激光指向仪、陀螺经纬仪、全站仪以及卫星定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测量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给测量工作的人员减轻了很大的工作量。
测量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很精细的工作,不同的工程用图都要提出对测量精度的具体要求。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无论是在密度和准确度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因此,在每次进行测量前,首先要考虑测量方法和和工作程序,设计合理的实测方案,确保测量结果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4、工作质量管理
矿山测量在测量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测量仪器的选择就是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由于测量工作在野外进行,野外环境条件的好坏对测量仪器的影响很大。因而,其构造应该选择相当精细的仪器,选择有利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野外条件,测量作业人员必须熟练的操作测量仪器,并且爱护它们。有了精密完善的测量仪器,为了有效的应用它们,还必须对测量方法进行周密研究,以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
提高矿山测量的质量必须加强外业测量和内业的计算工作。外业测量按照《煤矿测量规程》第4条规定:“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对测绘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经常检验,定期检定、校正和维修”。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特别是目前新技术的应用,光电一体化的测量仪器(如光电测距仪、陀螺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以及卫星定位)得到推广应用的条件下,对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尤为重要。内业计算:一定正确抄录起算数据,认真检查野外台帐和各项改正数据以及闭合差的计算与分配。以上这些对测量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测量工作管理:
矿山测量与任何工作一样,也是要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力、最少的财力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成果。因此,矿山测量人员除了掌握理论和仪器的熟练操作方法之外,还要求具备计划与组织工作的能力,并能够提出优化的工作方案。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要遵循的基本组织原则是: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测量工作可分为两部分。首先,在测量区域选定少数点位用精密的仪器和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测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作为测量区域的控制点,较精密的测量工作在范围较大的测量区域,要按照不同的精度要求,由高级到低级逐级进行控制。其次,在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详细测量工作。如果是地形测量,则以控制点为依据,分别测定各点附近碎部点的相对位置,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成完整的地形图。由于控制点位精度较高,误差大小和传递范围受到控制,整个测区的精度是均匀统一的。
三、提高矿山贯通测量精度的分析与探讨
如何提高贯通测量的精度,特别是重要的贯通工程,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和生产,首先,编制好贯通测量设计书,确定合理的贯通测量方案,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贯通误差预计。
当测量人员接到贯通测量任务后,首先考虑现有的仪器设备及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否能保证工程的正确贯通,如果对贯通测量的精度没有把握时,怎样才能提高测量精度或采用何种相应措施?误差的预计,目的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贯通测量方案,对贯通测量做到心中有数。
各种的测量误差分析都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操作贯通测量方法,为提高测量精度起着指导的作用。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可以作为选择测量方案的依据。
《煤矿测量规程》规定:贯通测量的预计误差可采用中误差的2倍,凡是按规定的方法测量,再不出现粗差的情况下,贯通的实际误差总小于预计误差,误差预计不是预计实际贯通偏差的大小,而是预计实际偏差可能出现的限度,使我们对贯通工作有把握,。实际偏差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的大小不是偶然的,但是在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又有可靠的检核,保证不出现粗差的情况下,它的偏差数值不会超过某一限度的。
1、确定测量方案
在接到贯通测量的任务以后,首先向贯通工程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有关工程设计和部署、工程限差要求和贯通可能相遇地点等情况,并且检查设计图纸的几何关系。搜集与贯通有关的测量资料,,抄录起算贯通测量的起始数据,弄清测量方法和达到的精度;在不小于1比2000的图上绘出与工程相关的一切巷道和井上下测量的控制点等。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可行的测量方案。目前,高精度的全站仪得到了普遍使用,可更多地使用导线连接方案。井下测量一般选择最近的线路,如果近的线路施测条件差(如坡陡、风大、施测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可以选择距离长条件好的线路。列出几个方案进项比较选优施测。
2、测量方法的选择
施测方案确定后,选用仪器、测量方法、几个测回,规定限差多大,采取的检查措施,都要一一确定。选择和误差预计相配合的,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选择较佳的施测方案和贯通测量方法,既不会因精度低造成贯通误差大,又不盲目追求过高精度而增加测量人员的工作量,而最终达到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目的。
3、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对重要工程的贯通应作误差预计,通过误差预计,不仅仅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能了解到那些测量环节误差影响大,是薄弱环节,以便在选择测量方案和方法时,能够对测量精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误差预计时尽量采用符合本规程误差的基本参数。这样就要求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测量资料进行分析。误差预计要反复进行,直到预计误差小于贯通允许偏差,而测量方法合理、可行为止。所以,选择测量方法和做好误差预计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雷朝锋;;基于MAP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0年05期.
[2]冯建江;温翠生;;浅论测量技术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0期.
【3】靳贵卯;王宇伟;;批量绘图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3期.
【4】冯进宝,杨兆林;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开发应用[J];三晋测绘;2002年01期.
矿山测量在测量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测量仪器的选择就是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由于测量工作在野外进行,野外环境条件的好坏对测量仪器的影响很大。因而,其构造应该选择相当精细的仪器,选择有利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野外条件,测量作业人员必须熟练的操作测量仪器,并且爱护它们。有了精密完善的测量仪器,为了有效的应用它们,还必须对测量方法进行周密研究,以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
提高矿山测量的质量必须加强外业测量和内业的计算工作。外业测量按照《煤矿测量规程》第4条规定:“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对测绘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经常检验,定期检定、校正和维修”。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特别是目前新技术的应用,光电一体化的测量仪器(如光电测距仪、陀螺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以及卫星定位)得到推广应用的条件下,对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尤为重要。内业计算:一定正确抄录起算数据,认真检查野外台帐和各项改正数据以及闭合差的计算与分配。以上这些对测量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测量工作管理:
矿山测量与任何工作一样,也是要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力、最少的财力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成果。因此,矿山测量人员除了掌握理论和仪器的熟练操作方法之外,还要求具备计划与组织工作的能力,并能够提出优化的工作方案。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要遵循的基本组织原则是: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测量工作可分为两部分。首先,在测量区域选定少数点位用精密的仪器和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测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作为测量区域的控制点,较精密的测量工作在范围较大的测量区域,要按照不同的精度要求,由高级到低级逐级进行控制。其次,在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详细测量工作。如果是地形测量,则以控制点为依据,分别测定各点附近碎部点的相对位置,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成完整的地形图。由于控制点位精度较高,误差大小和传递范围受到控制,整个测区的精度是均匀统一的。
三、提高矿山贯通测量精度的分析与探讨
如何提高贯通测量的精度,特别是重要的贯通工程,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和生产,首先,编制好贯通测量设计书,确定合理的贯通测量方案,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贯通误差预计。
当测量人员接到贯通测量任务后,首先考虑现有的仪器设备及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否能保证工程的正确贯通,如果对贯通测量的精度没有把握时,怎样才能提高测量精度或采用何种相应措施?误差的预计,目的是帮助我们选择合理的贯通测量方案,对贯通测量做到心中有数。
各种的测量误差分析都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操作贯通测量方法,为提高测量精度起着指导的作用。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可以作为选择测量方案的依据。
《煤矿测量规程》规定:贯通测量的预计误差可采用中误差的2倍,凡是按规定的方法测量,再不出现粗差的情况下,贯通的实际误差总小于预计误差,误差预计不是预计实际贯通偏差的大小,而是预计实际偏差可能出现的限度,使我们对贯通工作有把握,。实际偏差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它的大小不是偶然的,但是在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又有可靠的检核,保证不出现粗差的情况下,它的偏差数值不会超过某一限度的。
1、确定测量方案
在接到贯通测量的任务以后,首先向贯通工程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有关工程设计和部署、工程限差要求和贯通可能相遇地点等情况,并且检查设计图纸的几何关系。搜集与贯通有关的测量资料,,抄录起算贯通测量的起始数据,弄清测量方法和达到的精度;在不小于1比2000的图上绘出与工程相关的一切巷道和井上下测量的控制点等。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可行的测量方案。目前,高精度的全站仪得到了普遍使用,可更多地使用导线连接方案。井下测量一般选择最近的线路,如果近的线路施测条件差(如坡陡、风大、施测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可以选择距离长条件好的线路。列出几个方案进项比较选优施测。
2、测量方法的选择
施测方案确定后,选用仪器、测量方法、几个测回,规定限差多大,采取的检查措施,都要一一确定。选择和误差预计相配合的,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选择较佳的施测方案和贯通测量方法,既不会因精度低造成贯通误差大,又不盲目追求过高精度而增加测量人员的工作量,而最终达到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目的。
3、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对重要工程的贯通应作误差预计,通过误差预计,不仅仅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能了解到那些测量环节误差影响大,是薄弱环节,以便在选择测量方案和方法时,能够对测量精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误差预计时尽量采用符合本规程误差的基本参数。这样就要求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测量资料进行分析。误差预计要反复进行,直到预计误差小于贯通允许偏差,而测量方法合理、可行为止。所以,选择测量方法和做好误差预计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雷朝锋;;基于MAP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0年05期.
[2]冯建江;温翠生;;浅论测量技术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0期.
【3】靳贵卯;王宇伟;;批量绘图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3期.
【4】冯进宝,杨兆林;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开发应用[J];三晋测绘;200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