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矿山爆破中溶洞的处理及勘测

摘 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时常因为溶洞需要实行爆破工程,矿山爆破常常因为不知名的溶洞导致爆破效果不理想,有时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此时相应的溶洞探测器装置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溶洞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专业的探测,然后针对不同性质的溶洞实行不同的爆破措施。以此提高溶洞的爆破效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本文就矿山爆破中溶洞的处理及勘测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矿山爆破 溶洞 处理及勘测 
  矿山爆破通常采用工业炸药进行,在一定的条件下,炸药会快速的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释放热量,对周围的介质会产生强烈的机械作用,导致爆炸效应的混合物产生。不同性质的溶洞会对爆破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溶洞的大小和溶洞的位置。因此,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保证爆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在爆破前对于对溶洞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专业的探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不同大小的溶洞对于爆破效果以及安全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溶洞会对爆破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主要是受到了溶洞的大小和溶洞的位置的影响[1]。 
  对于小溶洞来说,其位于孔低,且直径和高度均小于0.5 m,进行标准的装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且爆破效果通常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如果增加一些用药量,在满足底抗线的基础上,施工人员的安全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障。 
  位于孔身,且直径大于三倍炮孔直径的溶洞,在进行装药时,会导致溶洞部位药量过于集中,会造成飞石以及飞石超出可控制的范围内,击伤工作人员,动植物以及建筑物或者施工设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 
  对于较大溶洞来说,在不知道详细信息的情况下盲目的装药可能会导致药量过分集中,浪费成本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飞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爆破方向转变,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 
  在不知道溶洞详细信息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若按照炮孔设计的药量实施装药,按照溶洞的位置用大量的炸药,此时炮孔装药长度不够,则会影响整体的爆破效果,并由此导致爆破不规整以及爆破表面出现较大的石块,增加资金的用量(主要在于装车和二次解小的费用)。 
  2 勘测设施方法及判断 
  矿山爆破常常因为不知名的溶洞导致爆破效果不理想,有时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此时相应的溶洞探测器装置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溶洞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专业的探测,然后针对不同性质的溶洞实行不同的爆破措施[2]。以此提高溶洞的爆破效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了更好的勘测溶洞的具体信息(包括深度和大小以及深度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爆破措施,减少资金的浪费,相应的降低爆破成本,经过大量的实践研制出了溶洞探测装置对溶洞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深度等进行探测。 
  2.1 勘测工具 
  勘测工具为带刻度塑料管数米、定制加工锤头一个、笔记本电脑一台和微型夜视防水摄像头一个以及蓄电池一个。 
  2.2 勘测设备 
  勘测设施将微型夜视防水摄像头装入定制加工锤头底部,然后将导线穿过带刻度的塑料管,接着与笔记本的USB接口相连,并用导线将笔记本与蓄电池相连,以保证电源充足,不影响正常工作。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勘测溶洞的形状和大小,还能够勘测溶洞相应的位置。 
  2.3 实际操作 
  在实施钻孔时,钻孔人员应注意钻杆钻进的速度,并对发现溶洞的炮孔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判断,对溶洞的位置及大小进行第一次估计。然后参照钻孔记录,对已发现的溶洞的炮孔实施探测。探测仪所有的线连接完成后,打开笔记本,施工人员将锤头慢慢送进炮孔,锤头进入炮孔时进行摄像的工序由另外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在发现溶洞时,将塑料管上的刻度进行相应的记录,然后慢慢的将塑料管向下进行输送,待到达溶洞底部时,再次对刻度进行记录,直到锤头到达炮孔底部,然后记录此炮孔测定的溶洞数量,进行摄像的工作人员将摄像图参照炮孔进行相应的标号。 
  2.4 溶洞的判断 
  参照摄像机记录的塑料管的刻度和孔的深度,就能够算出溶洞在孔深方向的大小以及位置。然后按照摄像记录图对溶洞在孔深的方向尺寸,参照相应的比例来确定溶洞的横向尺寸,由此来确定溶洞的实际大小。 
  3 溶洞的实际处理 
  按照摄像记录图对溶洞在孔深的方向尺寸,参照相应的比例来确定溶洞的横向尺寸,由此来确定溶洞的实际大小。然后根据不同的溶洞大小及位置采取不同的爆破方法。 
  溶洞位于孔底时,且直径和高度均小于0.5 m时,可不用进行处置;直径和高度均大于0.5 m时,可采用堵塞的措施进行处理,抬高孔低高程,以便使孔位位于溶洞0.5~1 m进行装药。 
  位于孔身,且直径大于三倍炮孔直径的溶洞,在进行装药时,需在固定值范围内,可采取分段装药的方法对溶洞进行控制。 
  假若溶洞正好位于堵塞深度的范围内时,可直接对溶洞实施堵塞。 
  假如上述的措施不能够有效的对溶洞进行控制,则可采取在附近重新钻孔的措施来对溶洞进行相应的控制。 
  4 案例分析 
  事故原因:由于装药人员工作前不清楚溶洞的数量和位置,在装药的过程中,没有仔细的按照规定的药量进行装药,且装完药后没有及时告知现场的技术人员。时间:2010年6月14日。地点:某石矿。技术参数:199 mm的孔径,台阶高度为15 m;排距为:2.9 m;孔距为4.7 m,且采用出梅花形布置。炮孔为28个,平均单耗0.42 kg/m3,起爆采用的雷管为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采用的炸药为粉状乳化炸药。 
  控制方法:在实施装药前,爆破相关的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溶洞探测装置对相应的炮孔进行勘测,发现第一排第4个炮孔孔深11 m处发现一个溶洞,溶洞孔深方尺寸为1.1 m,横向尺寸不规整最宽达1.4 m,因此,爆破的技术人员对炮孔实施分段式装药方法都溶洞进行控制,因此缩短空口堵塞的长度,装药量在原先计算的值内减少了4.9 kg。 
  最终爆破效果:起爆后,爆炸堆较为集中,爆破产生的飞石都在预计的范围内,爆破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5 结语 
  在施工的过程中,矿山爆破常常因为不知名的溶洞导致爆破效果不理想,有时可能还会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因此,对溶洞的探测非常重要。为了减少溶洞对爆破造成的威胁,需要借助相应的勘测手段对溶洞进行相应的探测,不同性质的溶洞会对爆破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溶洞的大小和溶洞的位置。因此,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保证爆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在爆破前对于对溶洞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专业的探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葛双成,刘全忠,章晓桦,等.露天矿山爆破对混凝土工程的振动影响监测分析[J].工程爆破,2010(2). 
  [2] 徐连生,张忠海.深凹露天矿爆破震动危害的防治与探索[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中国科协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9(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矿山爆破中溶洞的处理及勘测
https://m.gc5.com/ytgc/ytlw/1027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