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地下室基坑支护深层搅拌桩,土钉墙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基坑支护;质量控制;基坑监测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7-5123(2011)03-029-02   

  1 工程概述   

  江苏省档案馆迁建项目位于南京市河西梦都大街与黄山路交界处,总建筑面积48128m2(其中地上面积42798m2,地下面积5330m2),地上7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为33.95m,馆藏档案数量100万卷以上,属于甲级档案馆。建筑结构类型为框剪及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防火设计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基坑形状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向长124.9m,南北向长61.74m,基坑深度为5.75m,局部深度为8.1 5m。    

  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图类别为Ⅲ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土层条件复杂,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层厚1.8~3.0米;②淤泥质粉质泥土,层厚9.0~10.1米;⑧粉细砂,层厚17.7~20.2米;④粉细砂,层厚27.6~30.5米。基坑所处土层的渗透性及赋水性较差,为淤泥质粉质泥土层。场内地下水位高,水位位于地面以下1.5~2.5米,含水丰富,土层边坡稳定性较差,局部放坡较陡开挖时极易坍塌,这将对基坑开挖产生不利影响。   

  3 某坑支护方案   

  根据对基坑场地的周边环境、土层条件以及基坑开挖深度的综合考虑,为尽可能避免基坑开挖对周围工程桩的影响,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确定本基坑采用的支护结构方案为:AB、FGHIA段采用放坡支护结构,坡面做挂网喷射砼处理;BCDEF段采用放坡+土钉墙支护结构;基坑内布设7口管井进行BCDEFG段超深承台的开挖,同时在基坑边界周围设置排水沟;基坑四周及坑内采用多排双轴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    

  4 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双轴深层搅拌桩。①施工工艺流程。挖地槽一放样定位一桩基就位一搅拌下沉一浆液制备一喷浆搅拌提升一重复下沉(喷浆提升)一清洗管路、钻头一成桩移位。②施工质量控制。③测量放线定位。根据场内控制点引测深搅桩纵轴线各拐点处坐标点,并测放灰线。沿轴线开挖一条深约1m,与深搅桩等宽的地槽,并在槽内测定桩位,打设地桩,桩位中心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桩身垂直度不宜大于0.5%。为了便于施工,挖沟槽的土方应及时外运。④预搅下沉。施工开始前,应丈量搅拌轴总长度,测量桩架顶面标高,检查输浆管是否通畅。预搅下沉时,启动搅拌电机,放松卷扬机钢丝绳,靠动力头及搅拌轴自重0.3~0.7;中涂,液料:粉料:水=1:1:0.3~0.7。中间涂层加水量根据气温定,斜面或立面施工不加或少量加水,以确保平面涂抹平整。配料要过称,搅拌均匀无粉粒。   

  具体施工时,首先将基面清理干净,使其平整、无明水、无渗漏、不存在凸凹不平和起砂现象;其次,涂刷应薄而均匀,间隔时间以前一遍涂膜固化不粘手为准,之后才允许涂下一层。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蜗壳流道壁JS复合防水涂料的基本厚度为1.5~2.0mm。   

  5 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再次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 水工混凝土的温控与防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5 

  2 混凝土裂缝防治的两种新方法.施工技术,2002.7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https://m.gc5.com/ytgc/ytlw/1033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