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情况,滑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积极的展开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与防治工作是特别必要的。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工程概况
工程分为南北两段,总体倾向100°。该边坡场地属岗地地貌单元,坡顶高程19.54~28.30m、坡脚高程13.55~18.62m,坡顶、坡脚最大高差达9.9m,总体坡度在20°~50°。坡体岩性主要为杂填土和粉质粘土。南段边坡大部分有石砌挡墙支护,坡度相对较陡;北段边坡无防护措施,相对较缓。该坡体原始形态相对稳定,后因修路用地切坡形成新的临空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坡顶、坡底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需进行边坡治理。
2.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2.1定性分析
①地层因素:组成本边坡的土体主要为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浅部土体垂直节理较发育,易于雨水下渗,下渗的地下水在杂填土和粉质粘土层中形成软弱带,在突发因素下,致使边坡失稳。
②气候因素:本工程处于丰水地区,夏季经常性暴雨或连续降雨,年最大降雨量1602.1mm,日最大降雨量262.5mm,年平均降雨量1074.1mm,雨季集中在6、7、8三个月,降雨量总和约占全年50%。本地区的气候对坡体造成较大影响,一旦遇到连续强降雨,雨水入渗,软化坡体土层,同时形成侧向水压力,增大坡体荷载,容易造成坡体失稳。
③地震因素: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查得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受强烈地震后易使边坡产生变形破坏。
2.2定量分析
①稳定性计算考虑天然、地震、饱水+地震三种工况。
②参数选择:稳定性分析所用参数见某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编制的《某市某路西侧边坡勘察报告》(详勘);
③稳定性分析附件:某市某路西侧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④本工程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坡面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见表7。
3.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3.1边坡修整施工技术要求:
①边坡修整时严格按照坡比进行,每层修坡高度不高于1.5m;
②边坡修整前施工单位应有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在边坡修整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对现场意外不良地质条件区段做好应急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边坡安全。
3.2砌石挡墙施工技术要求:
①挡土墙以2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挡土墙基础底部设置100mm厚C15砼垫层,要求夯实,如与设计不符时,应经设计人员调整设计后方可施工;
②浆砌块石挡墙用块石材料强度不小于40MPa,砌筑砂浆强度为M7.5,不得使用扁平和细长及圆球形石料,石料厚度不得小于150mm,表面不得有风化剥落及裂纹现象,外露部分用M10.0水泥砂浆勾凸缝;
3.3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①锚杆钻孔直径130mm,锚杆按矩形布置,锚杆钻孔倾角严格按照15度施工,锚孔位置应按标高定位,锚孔定位根据现场位置可适当调整,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
②锚杆灌浆前应进行清孔检查,对孔中出现的局部渗水塌孔或坍落松土应立即处理。成孔后应及时安设锚杆钢筋并注浆;
③锚杆注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第一次注浆工艺材料选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40,并添加10%水泥重量的高效压浆膨胀剂,注浆压力0.5~0.8MPa直至浆液从孔中溢出。第二次注浆选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50,注浆压力为1.5~2.0MPa,使浆液冲破封口薄膜及初凝砂浆,浆液注入到砂浆和土体之间,达到注浆压力1~2分钟且孔口有冒浆现象时,即可结束注浆。
④施工时当浆体工作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外加高效减水剂,不准任意加大水量。浆体应搅拌均匀并立即使用。注浆时,注浆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100mm处,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开始注浆前、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须用水冲洗管路;
⑤张拉检验:待锚固段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进行张拉检验,锚索张拉荷载取锚索设计轴向拉力的1.05~1.10倍,本工程锚索采用跳张法张拉锁定,伸长值根据实验确定;每排锚杆检测数量不得少于3根,当锚杆试验数量为3根时,各根极限承载力值的最大差值小于30%时,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若最大差值超过30%应增加试验数量,按95%的保证概率计算锚杆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4格构梁施工技术要求:
①格构梁砼等级为C30,钢筋保护层厚30mm。
②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③格构梁每隔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沥青麻筋塞填。
④格构梁钢筋按大样图配筋要求施工,连接方式采用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格构梁纵筋锚入冠梁内长度不小于500mm。
3.5坡面绿化施工技术要求:
①坡面应严格按照设计坡比修坡,坡面宜种植灌木、草坪、小乔木;
②植物种类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2)苗木易得且成本合理;3)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4)抗逆性强;5)多年生的根系发达、生长迅速、适合在坡面种植。
4.治理后的稳定性评价
4.1计算参数的选取
①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相关规范、规程,该边坡防治工程为二级防治工程;同时考虑边坡下部为城市干线道路,坡体较高,如果滑动将会产生很严重的损失,故Fs取值为R1.25(正常使用条件下)。
②坡体坡度以实测的坡度为准。
③边坡体的厚度以野外调查及钻孔揭示的边坡体厚度为准。
4.2稳定性计算
根据目前坡体的稳定性情况,考虑地震力、瞬时暴雨或连阴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治理后的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998。
4.3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DZ/T0219-2006》和《GB 50330-2013》等规范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边坡治理后:在极端工况下,边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因此针对该边坡的现状,在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边坡体的稳定系数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治理后边坡体的稳定性有较大提高,满足规范要求。
5.结语
滑坡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项目,增强对滑坡产生因素分析,增强对滑坡地质灾害危害宣传,并依据现实地形地貌特点实施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持续在现实经验中总结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才会让滑坡地质灾害带来的伤害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刘子振,言志信.边坡稳定计算斜条分法机理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6-10-08.
[2] 邵继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