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以及不足,影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当前的双一流背景下,对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的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并且对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发展,社会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木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必须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促进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相联系,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开展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改革,更加重要的是要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保证土木专业教学与我国的市场变化需求相适应,才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对学生传授基础工程的相关知识与内容。这样虽然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参加社会工作时,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就比较高,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不能熟练使用土木工程中的一些仪器设备,从而影响学生的工作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当前土木工程行业变化需求,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保证土木工程与当前的市场变化需求与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人才,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明确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目标
在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院校必须对该门专业课程进行明确定位,保证定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定位方向的清晰性与明确性。学校在介绍工程专业课程时,要让学生明白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工作中,该门专业课程的就业前景。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时,院校必须根据当前的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实际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与调整,保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够尽快就业。因此,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除了明确专业课程的定位以及教学内容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该专业的就业率。
2.保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在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时,要保证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性,才能够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关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完成教学活动。在设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与规划,保证能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逐渐向学生讲解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才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后续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
3.健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管理机制
根据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需求,要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在建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统一实践教学活动管理工作,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可靠性。第一,要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因为土木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在郊区以及野外施工现场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在开展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土木工程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防范风险,保护自身安全。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好为学生购买统一的人身意外保险,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安全进行有效保障。并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最好签订实习协议,确保安全责任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第二,有效的学生学习管理工作。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实践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最好建立学生与校内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并且及时掌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准确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情况,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不会流于形式。
4.优化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效果以及教学水平,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以及解决能力,同时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院校必须根据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学习需求,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及时更换测量仪器以及其他的与工程专业实践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才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先进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仪器设备使用规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保证学生能够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标准完成实践操作,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这可能会导致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以被动学习方式为主,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导致课程教学的效率较低,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本身的知识就比较枯燥,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综合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转化为更加形象与具体的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晦涩难懂的土木工程知识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还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要根据当前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的发展与创新,培训教师在课堂中对多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备的综合利用,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激发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性思维。从教师自身来说,也要主动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生产活动,并且要善于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将这些科研成果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6.改革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
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传统考核方式中对学生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根据原本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结合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以及教学目标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对传统单一的考核内容进行改变,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答辩成绩还有评阅成绩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更好地确保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课下作业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平时成绩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作业实行有效答辩是防止学生抄袭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有更加明确具体的了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难点和重点内容,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多种考核方式的应用,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一些能够在网上完成的练习作业,教师可以在网上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这样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土木工程发展实际。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适当改革,保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能够与当前的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相适应。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以及实践,能够保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更加全面与系统化,增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性。在这一过程中,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必须根据当前土木工程知识的发展情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同时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保证考核方法的合理性与公平性。这样才能够增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水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工作中,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迪.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及实践[J].南方农机,2015
[2]马世嫒,陈伯望,易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研究——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
[3]王轶霞,齐彦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4
[4]苏宝胜.“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青岛滨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教育观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