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建设场地因平场开挖在一侧形成长235m,高14.9m的环境直立岩质边坡。根据勘察报告,该边坡无外倾结构面,岩性为中风化泥岩(极软岩),岩体较完整. 2016-06-17
-
地下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隐伏的含水构造,导致导水通道与开挖临空面相连通或处于准连通状态,进一步的扰动会诱发地下水或与导水通道水力联系的其他水体突然涌入开挖区. 2016-06-17
-
介绍了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的特点, 就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的特点、分类等进行了阐述,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达到工程地质防灾减灾的目的。 2016-06-17
-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因人身财产和环境保护、城镇规划及工程建设等需要而进行的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塌岸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不适用于其它工程勘察。 2016-06-17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愈发强烈,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破坏,环境日益恶化问题不断凸显出来. 2016-06-17
-
我觉得我的情况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家和我相比较一下,你们就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了(我2012年参加考试时是42岁)。我是94年毕业生的专科生,当时学的是工民建. 2016-06-17
-
由于大家工作都比较忙,所以怎么巧学就是关键,我把我的心得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知一二,顺利通过考试. 2016-06-17
-
终于考完了,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感觉还可以,要不控制通过率,应该可以通过吧。 2016-06-17
-
地铁作为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地面交通、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等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2016-06-17
-
综述了地基处理的原则及方案选择,通过分析地基的宏观特性和目的、了解地基的基础知识,介绍了桩基础的工程应用,对提高地基处理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6-06-17
-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是目前江浙等软土地区应用非常广泛的桩型,常采用锤击法或静压法施工,虽然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特别是软土的塑变特性. 2016-06-17
-
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在众多的地质灾害中,边坡失稳灾害以其分布广危害大,而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分析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采取相应有效的边坡加固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06-17
-
调整后的建筑方案采用通过结构转换层尽量利用原设计方案的地下室位置和核心筒位置,以减少桩基处理和补桩的数量。 2016-06-17
-
一般地基必须首先满足建(构)筑物在强度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即提高地基土的强度(c、∮)及抗变形能力(Es),是地基处理的主要要求。 2016-06-17
-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2016-06-17
-
地基处理在我国发展已有20几年,在公路、铁路、港口、电力等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量成功案例为地基处理的发生积累了经验,规范也得到更新,地基处理相应的设备在中国也得到大量的生产和发展,故地基处理理论也在不断的跟上,地基处理应该说可作为吧。 2016-06-17
-
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二种。 2016-06-17
-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复杂地基条件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或实现良好的地基加固效果?本文列举一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2016-06-17
-
在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现象,它们给建筑工程的稳定和正常使用造成危害。有时道路工程必须通过地质构造不利的部位和不良地质现象多发的地段,因此对道路工程的损害时有发生。 2016-06-17
-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虽然比较单一, 但其施工受地质条件( 如地下水位、软弱土层、地下障碍物) 、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许多重复性问题.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