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过程,既是建筑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施工的消费过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消耗物化劳动,另一方面还要消耗活劳动。也就是发生社会劳动的耗费。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何在运用工程计价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材料设备成本,对顾客进行报价,对于企业面对行业竞争、不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企业的内部定额和编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企业内部;定额编制
1 企业定额的地位以及作用
1.1 企业定额是工程造价决策的基础,是投标报价的依据
在国内,建筑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作为一个建筑企业,对于顾客的报价就显得很重要了,报价是体现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工程建设能力的指标所在,一个企业若是没有报价能力,其自身的工程建设能力就不能很好的被顾客所青睐,顾客就不能够在众多的建筑企业中选取适合自己需要的优质企业。这一市场需求,特别是面对顾客的这种不知所措的选择性需求,建筑企业想要获得客户的青睐,就得从自身出发,做好投标报价的工作。
企业需要有适合自身特点的计价标准,不能盲目适从顾客方面,而不从其自身情况出发,眼光短浅,只看到企业当前的困难,而在对顾客的报价中无节制的“报低价”,这种自残性的发展模式,只能是自我削弱,不断退步,最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需求,没有竞争生存能力,进入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之中。唯有适应正确的报价标准,从企业自身出发,“报对价”,才能适应现时代的建筑市场要求,使得企业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
1.2 企业定额是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参考标准
(1)依据企业定额进行项目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在企业运营工作中位置相对重要和突出,在签订承包合同后,企业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定额,依据企业的材料消耗表,结合市场价格,宏观的从企业定额上把握住报价所需成本。
(2)根据企业定额进行过程控制、调整。
①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企业要做到时刻把握好企业定额的变化量,及时的对实际成本变化进行计算,控制好单位成本。
②以企业定额量为基础,控制项目实际用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采取定期分析,对企业定额出现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③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项目施工实施方案,保持住定额的核心地位;核算员要及时发现实际施工中与定额的差异,找出原因,想出办法,调整施工,及时改善,追求最优。
④基层施工单位要及时上报各个不同施工区域和时段的施工材料成本价格,包括材料、机械租赁、劳工等价格,企业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在企业网内进行信息共享,互相指导学习。
(3)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根据企业自身的定额,细化到项目的各个细小部分。
企业的内部需要有竞争的氛围,才能不断提升职工的积极性,真正的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定额,引进外部的招标、投标的模式,在企业内部对项目进行细分和拆解,然后企业各个施工队、施工区域对项目进行投标、竞标,在企业内部把价格成本竞争提升起来,从而更好的控制项目成本。
1.3 企业定额是运用工程量清单模式进行计价的要求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组成,其具体清单报价包括了以下这三种形式:直接费单价、综合费单价和全费用单价,而工料机费用分别存在于这三种形式中。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做好工料机费用的计算和统筹,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使得企业最终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需求。
2 企业如何编制企业内部定额企业定额
(1)提高自身的标准要求,积极向国际标准接轨,以高要求严格要求企业,争做国内先进企业。为了使工程建设更进一步和更加完善,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安排适合自身的施工建设方案,从而让顾客能看到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科学管理模式。
(2)量价分离、动态管理原则。对于企业的施工工程,都应该要以做到限定量、浮动价、规定费的动态管理模式为目标。而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措施性费用,则实行限定量、计价的不完全价格形式表现。争取做到很好的确定一次投入量和计价,提高项目进展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不盲目随从,要从企业自身出发,根据原本计算出来的企业定额进行项目施工和操作,且不能为了顺从客户而随意变动定额,使得企业自身不堪重负。
(4)计算企业定额中,要放远眼光,切实考虑到新工艺、新设备、新发明的费用,使得企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3 总结
(1)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做到各个施工队、区域内部材料、设备、人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2)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记录,把其中的问题缺漏记录下来,及时分析和研究,得出问题所在,并研究提升和改进对策。
(3)注重制度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我国实施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一规范标准,这是对施工企业造价模式的巨大改革,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要想快速的熟悉和掌握这一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要求企业内部人员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在完成企业内部定期考核之外,员工之间、各个施工队、施工区域之间,也要经常性的进行交流和学习,讨论在项目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互学习、讨论,共同发展,最终到达企业的大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吉武.构建现代和谐施工企业浅议[J].河北水利,2005,(9).
[2]王志国,高祖才.对施工企业预算定额编制若干理论的思考[J].民营科技,2007,(07).
[3]罗亚峰.对工程量清单编制及应注意事项的探讨[J].科技广场,2009,(0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企业内部;定额编制
1 企业定额的地位以及作用
1.1 企业定额是工程造价决策的基础,是投标报价的依据
在国内,建筑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作为一个建筑企业,对于顾客的报价就显得很重要了,报价是体现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工程建设能力的指标所在,一个企业若是没有报价能力,其自身的工程建设能力就不能很好的被顾客所青睐,顾客就不能够在众多的建筑企业中选取适合自己需要的优质企业。这一市场需求,特别是面对顾客的这种不知所措的选择性需求,建筑企业想要获得客户的青睐,就得从自身出发,做好投标报价的工作。
企业需要有适合自身特点的计价标准,不能盲目适从顾客方面,而不从其自身情况出发,眼光短浅,只看到企业当前的困难,而在对顾客的报价中无节制的“报低价”,这种自残性的发展模式,只能是自我削弱,不断退步,最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需求,没有竞争生存能力,进入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之中。唯有适应正确的报价标准,从企业自身出发,“报对价”,才能适应现时代的建筑市场要求,使得企业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
1.2 企业定额是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参考标准
(1)依据企业定额进行项目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在企业运营工作中位置相对重要和突出,在签订承包合同后,企业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定额,依据企业的材料消耗表,结合市场价格,宏观的从企业定额上把握住报价所需成本。
(2)根据企业定额进行过程控制、调整。
①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企业要做到时刻把握好企业定额的变化量,及时的对实际成本变化进行计算,控制好单位成本。
②以企业定额量为基础,控制项目实际用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采取定期分析,对企业定额出现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③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项目施工实施方案,保持住定额的核心地位;核算员要及时发现实际施工中与定额的差异,找出原因,想出办法,调整施工,及时改善,追求最优。
④基层施工单位要及时上报各个不同施工区域和时段的施工材料成本价格,包括材料、机械租赁、劳工等价格,企业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及时处理,并且在企业网内进行信息共享,互相指导学习。
(3)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根据企业自身的定额,细化到项目的各个细小部分。
企业的内部需要有竞争的氛围,才能不断提升职工的积极性,真正的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定额,引进外部的招标、投标的模式,在企业内部对项目进行细分和拆解,然后企业各个施工队、施工区域对项目进行投标、竞标,在企业内部把价格成本竞争提升起来,从而更好的控制项目成本。
1.3 企业定额是运用工程量清单模式进行计价的要求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组成,其具体清单报价包括了以下这三种形式:直接费单价、综合费单价和全费用单价,而工料机费用分别存在于这三种形式中。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做好工料机费用的计算和统筹,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使得企业最终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需求。
2 企业如何编制企业内部定额企业定额
(1)提高自身的标准要求,积极向国际标准接轨,以高要求严格要求企业,争做国内先进企业。为了使工程建设更进一步和更加完善,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安排适合自身的施工建设方案,从而让顾客能看到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科学管理模式。
(2)量价分离、动态管理原则。对于企业的施工工程,都应该要以做到限定量、浮动价、规定费的动态管理模式为目标。而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措施性费用,则实行限定量、计价的不完全价格形式表现。争取做到很好的确定一次投入量和计价,提高项目进展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不盲目随从,要从企业自身出发,根据原本计算出来的企业定额进行项目施工和操作,且不能为了顺从客户而随意变动定额,使得企业自身不堪重负。
(4)计算企业定额中,要放远眼光,切实考虑到新工艺、新设备、新发明的费用,使得企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3 总结
(1)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做到各个施工队、区域内部材料、设备、人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2)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记录,把其中的问题缺漏记录下来,及时分析和研究,得出问题所在,并研究提升和改进对策。
(3)注重制度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我国实施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一规范标准,这是对施工企业造价模式的巨大改革,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要想快速的熟悉和掌握这一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要求企业内部人员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在完成企业内部定期考核之外,员工之间、各个施工队、施工区域之间,也要经常性的进行交流和学习,讨论在项目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互学习、讨论,共同发展,最终到达企业的大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吉武.构建现代和谐施工企业浅议[J].河北水利,2005,(9).
[2]王志国,高祖才.对施工企业预算定额编制若干理论的思考[J].民营科技,2007,(07).
[3]罗亚峰.对工程量清单编制及应注意事项的探讨[J].科技广场,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