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审计部门控制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就是要根据全过程审计管理的程序并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管理的特点,关键做好从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结算整个建设过程的工程量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目的。
关健词: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风险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工程计价以工程预算定额作为计价模式。工程预算定额是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平均水平制定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价格只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出参与竞争的施工企业实际消耗与技术管理水平,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提高企业的素质及竞争力。因此,改革这种工程计价模式势在必行。尤其是自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同时也为了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我国于2003年7月1日正式颁布和实施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所谓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招标人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该种计价方法的最大作用是有助于形成“以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建筑市场。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工程项目存在错报或有重大缺陷,或者是被审计单位工程投资管理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较大漏洞或未被有效执行等,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未能发现,且发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工程审计风险具有全程性、可变性、复杂性和被动性等特点,它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要防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确定风险大小并进行风险对策研究,最后确定控制风险的处理办法。
那么,审计部门应如何控制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呢?因为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原定额计价的最大区别就是:建设方承担量的风险,施工方承担价格风险。而且工程量是从立项、设计、施工、结算整个过程逐步明确的,量的风险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因此,笔者提出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风险管理的思路,图示如下:
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工程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所进行的独立检查、评价和控制活动,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维护建设方、施工方的合法权益,完善建设工程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根据全过程审计管理的程序并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和工程审计风险管理的特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如何控制工程量风险,也就是要识别建设各阶段影响工程量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处理方法,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目的。那么,在各个具体阶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全过程审计风险管理示意图
一、前期决策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控制规模总量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重点审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立项的理由、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估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预测是否合理等;审核编报的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规模与工程行政管理部门、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投资规模是否一致,防止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工程造价,即规模总量控制。
二、设计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控制设计过程的工程总量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阶段就是将投资决策的建设规模、标准进行量化的过程,直接决定工程量和造价,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控制:
(一)进行设计招投标,精选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因此要建立设计竞争机制,优选设计方案,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健。如:某风雨操场的篮球场地面设计为现浇地面,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后经过方案优化改为换土,分层夯实,再浇地面,节约造价40万元。
(二)进行限额设计,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从设计伊始审计人员就应全面介入,将限额设计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严格控制各项经济指标,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只要技术可行,设计过程中不算帐,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转变为算着画,从而达到设计过程中进行总量控制的目的。
(三)改革设计费的支付办法,建立优化设计的激励机制。把总造价作为评价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既有利于促进设计人员树立经济观念,更有利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深入开展。建设单位在签定设计合同时应约定激励性的设计费支付方式,对设计单位通过优化、限额设计而节省的投资,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如因设计原因引起超额投资,不仅要扣减设计费还应给予经济惩罚。
三、招投标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准确计算清单量
(一)清单编制要准确。
1.工程量计算要准确,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应根据施工图进行准确的计算,不能漏项,防止施工单位进行不平衡报价。如某综合楼在清单编制时外墙面砖面积少算了2000多平方米,又漏算了预制混凝土过梁,施工单位采用了不平衡报价,致使工程项目既增加了造价,又给结算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2.清单描述要详细准确,防止施工方对未进行描述的内容进行索赔。如某工程的预制管桩清单描述不全面,对管内填充材料等内容未进行描述,导致施工方对此提出索赔。
(二)标底或上限值的确定要合理。
在工程项目进行清单招标前,业主给投标单位提供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的同时,也提供了工程项目的标底或上限值。在进行标底或上限值审计时,审计人员应注重踏斟现场,了解现场供水、供电、通路情况,着重审查工程量是否正确、材料价格是否合理、综合单价是否准确、施工措施费是否考虑全面等。只有合理的标底或上限值,才有利于施工招投标顺利进行,减少今后在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的纠纷。
(三)搞好合同审计。
建设合同是承发包双方进行工程建设、拨付工程价款、进行工程结算、工程索赔的依据,为此,必须把好合同的签订、审核关,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索赔。
四、施工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控制实施量
(一)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于容易造成工程量变化的基础、大型土石方和道路管网等工程,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尤其重要,要根据具体的地质资料做好基础施工方案,根据原始方格网图计算好大型土石方的调配,并进行有序施工,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重复工程量而引起造价增加。
(二)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这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各方应委派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对于大的工程变更,要集体讨论,审计人员要熟悉现场实际情况,充分掌握所有信息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把好工程变更和签证关。如某清单招标项目的基础原设计为条形基础,开挖过程中发现局部有老防空洞的回填土层,施工方提出变更申请,将全部基础改为人工挖孔桩,后来经过论证,只将填土较深的局部基础改为人工挖孔桩,其余基础不变,这样可节约造价约30万元。
(三)材料价格控制。对于需甲方定价的主材,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审计应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对材料采购采用招投标及竞价的方式,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四)严把现场签证审核关。隐蔽工程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质量完成情况。对于图纸以外的现场签证,要审核签证的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量,避免出现增大技术签证,伪造资料巧立名目,人为虚增隐蔽工程成本费用。审计人员要对签证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合理性进行严格把关。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风险控制――控制结算量
(一)严格审核工程量。要求审计人员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现行定额中的计算规则,准确地计算工程量。
(二)综合单价审计。工程量清单报价采用综合单价报价,综合单价包括人机料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总造价=综合单价×清单量。有别于以往定额计价,先计算定额直接费,再计算间接费、利润、人工材料差价、税金,最后得出总造价。中标单位的投标单价一经合同确认,竣工结算不能改变。对于工程变更部分,要认真审核其综合单价和索赔费用,发生的变更与清单项目相同时,使用相同的单价;发生的变更与清单项目类似,在合同单价的基础上加上市场价差;发生的变更与清单项目不同,使用定额价或市场价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