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医院预算编制及运行成本内部控制

摘要:本文在介绍医院进行预算编制的四个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编制预算的基本原则,通过借鉴现代企业内部控制,阐述了如何对医院运行成本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预算编制运行成本内部控制医院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医院预算编制是为了实现医院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现金流量等预算,以医院内部控制来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全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手段。有了可靠的预算,医院的运营工作才有明确的目标,医院的经营活动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期末评价工作才有所依据,因此,高质量的预算编制是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现代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必将打破传统的管理界限,在战略目标的引导下从事医院内部的综合协调管理,强调计划、组织、控制、评价等职能的一体化。 
  医院运行成本核算是把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耗,分配医疗服务费用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 
  一、医院实施预算编制的要点 
  (一)保证预算编制的时间充足并及时下达预算 
  预算编制的时间充足是指必须给予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以确保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编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预算编制过程中,增加收入和节约成本是预算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预算编制工作必须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话,就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就更谈不上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与依法理财了。及时下达预算是指预算编制与审定过程是由《预算法》规定的,按照规定的时间报送完整的预算,经过一级预算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及时下达年度预算。 
  (二)预算编制的内容完整 
  医院预算的收支计划,必然根据综合预算的要求全面反映本院收支活动的完整情况,不能仅反映一部分收支内容。医院要按照《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预算,即医院根据规定的事业计划中有关事业指标和基本数字,根据定员定额和开支标准,结合具体情况,编制事业经费预算。除此之外,医院还应从加强自身内部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出发,编制用于内部经营管理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预算。医院内部预算以预测的医院业务收入为起点,经过认真的分析测算,结合医院在本年度的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医院可能会达到的经济实力,编制出医院内部的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材料设备采购、资金等各方面的预算,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财务控制预算体系。 
  (三)适应预算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 
  预算编制是一种涉及医院组织中各个层面的责任权利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管理,其顺利运行需要医院全员统一认识,密切配合。预算编制的内容涉及到人、财、物各个方面 ,医疗服务、药品经营的全过程和所有部门、科室、所有人员,他们均应以责任目标的方式,在预算体系中表现出来。要真正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按预算编制的要求来加以规范,医院管理决策层对预算编制进行明确的授权,正确划分各个责任中心,明确每个组织的责任权利,每个作业流程环节的责任和权利,每个人的责任和权利。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过程及执行过程中都涉及大量的医疗市场信息和医院内部的医疗业务活动过程的信息,没有各部门积极配合,通常的内部信息反馈网络,预算管理必然难以实施。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清晰的预算编制与执行作业流程,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控制的运行机制。 
  (四)为部门考核和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医院的绩效评价通常是以往年的实际指标作为参考,这样的比较可以分析出医院的发展趋势。预算编制是在科学预测医院未来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各种变化后,系统地做出一系列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体系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等特点。经医院确定的各项预算数据,可以作为管理层评价各部门和员工工作情况的标准,可以作为对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的标准,也可以对比分析各部门、员工的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的差异的产生原因。因此,在编制医院各部门预算时必须坚持公平、效率与和谐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以成本为衡量标准,以项目绩效为目标,将分配资金与提高预算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绩效评价,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上去,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医院预算编制的原则 
  医院预算编制应从财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公平、效率与和谐三项原则。所谓公平,是指任何一项标准,对各个部门来说,均应一视同仁,不能搞双重或多重标准。公平原则与和谐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相对公平就会促进和谐;而实现和谐目标,又必须要求公平。所谓效率,是反映所获得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所谓和谐,是指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从方法到内容应注意尽可能减少矛盾,增进理解。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同时,注意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依据医院有关规定,财力状况及各个部门的业务性质、工作量、人员、资产等数据制定好各个部门的经费标准,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保证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又切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止盲目攀比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医院实现和谐最大化、矛盾最小化的目标。 
  三、医院运行成本的控制 
  (一)借鉴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理念 
  根据控制论的观点,所谓控制,是指特定主体为实现其既定目标,以信息沟通为基础采取一定方式,对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可控因素所实施的程序与方法等。[1]控制包括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两个方面。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所谓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以落实资产责任;只有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才能接触资产;按照适当的间隔期限、将资产的账面记录与事物资产进行对比,一经发现差异,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所谓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 
  (二)医院运行成本的内部控制 
  在成本构成中,人员工资、房屋设备购置、卫生材料、药品等是占较大比重的,应进行重点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同时,对于固定成本,如人员工资、房屋、设备维修费等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工资政策也不断调整,人力成本上升很快,使医院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水平一般可控性不大,但可以通过定编定岗,严格控制计划外用工,合理使用医院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来节省工资、福利费的支出。对于房屋、设备等,一旦购置后,即为沉没成本,因此,在购置前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尽量使科室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同时加强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程度,可以减少单位工作量的固定资产维修基金。 
  对于变动成本,如卫生材料、药品费等是与业务量相关的成本,在保证医疗服务优质、高效的前提下,调节与控制成本,要有各种物品的采购、领发、核对制度,避免药品、材料、器械供应的暗箱操作,严格控制采购成本,通过各种医用卫生材料实行消耗定额来控制医用卫生材料的成本费用增长。对于行政后勤部门,制定费用开支标准,明确审批权限,通过定额、定项管理的办法来核定费用开支,加强水电费用消耗的管理,指定合理的水电消耗定额,科室和个人利益挂钩,超额自负、节约有奖。 
  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必须提高机构与编制管理的法制水平,通过必要的法律或法规,从制度层面规范各个部门,从总量和结构上加强编制管理。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看,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做假账,严格按相关科目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为会计管理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孟凡利.内部会计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赵宜珍.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3]白华.浅谈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 2007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医院预算编制及运行成本内部控制
https://m.gc5.com/gczj/zjlw/1032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