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2025年后工程造价行业的五大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深度渗透:从工具应用到生态重构

  1. BIM 技术全面普及与深化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2025 年建筑业 BIM 渗透率已达 74.1%,政府投资项目应用率超 90%。港珠澳大桥通过 BIM 协同设计使变更率降低 40%,印证技术对复杂工程的价值。

    • 发展重点从 “建模” 转向 “用模”:运维类 BIM 软件市场占比将从 2024 年 12% 升至 2030 年 35%,华润置地等企业已将 “BIM+GIS 运维平台” 列为商业综合体标配。

  1. AI 与大数据重构造价流程

    • 智能核价平台实现突破:重庆高新开发集团的系统整合信息价、历史价、市场价三维数据,核价时间从数月压缩至 1 天,审批效率提升 50%。

    • 自动化算量成为常态:AI 系统 24 小时可完成传统 7 天工作量,头部企业误差率降至 1.5% 以内,预计 2030 年智能化技术渗透率将达 78%。

二、服务模式升级:全生命周期咨询成主流

  1. 从阶段计价到全程管控

    • 全过程工程咨询覆盖率将从 2025 年 38% 升至 2030 年 65%,服务延伸至前期策划(投资估算)、设计(限额设计)、运维(成本优化)全链条。

    • EPC 模式推动跨界融合:造价需深度参与设计优化,如某头部企业通过 BIM5D 技术实现施工阶段成本动态管控,减少超支风险。

  1. 细分领域专业化深耕

    • 城市更新、新能源基建、装配式建筑等场景催生专项服务:2030 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将达 50%,推动模块化计价体系标准化。

    • 运维咨询价值凸显:上海 51 个项目实践显示,施工与运维阶段 BIM 应用率仅 46% 和 19%,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三、绿色低碳转型:政策驱动的成本革命

  1. 碳成本纳入造价体系

    •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强制要求造价文件包含碳核算模块,云南建投等企业已布局绿色造价评估。

    • 绿色建材定价成新课题:重庆智能平台已实现对超白玻璃等新型材料的精准核价,支撑绿色建筑成本管控。

  1. 节能改造催生新市场

    • “双碳” 目标下,老旧建筑节能改造需求激增,2023 年城市更新项目占比达 28%,推动既有建筑造价评估技术升级。

四、国际化布局:“一带一路” 的标准输出

  1. 海外工程服务需求爆发

    • 中资企业在 “一带一路” 沿线承接项目超 2.3 万亿美元,亟需跨区域造价数据库与动态调整模型。

    • 粤港澳大湾区率先突破:咨询服务出口额同比增长 180%,形成 “中国标准 + 本地适配” 的服务模式。

  1. 国际资质与能力适配

    • 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等国际认证价值提升,人才需掌握 FIDIC 合同条款、跨境税务筹划等技能。

五、人才结构重塑:复合型能力成核心竞争力

  1. 能力模型三维升级

     

    能力维度

    具体要求

    案例佐证

    技术应用

    BIM5D、AI 审算系统、Python 数据分析

    BIM 建模师缺口达 24 万人

    管理协同

    全过程项目管控、跨专业沟通

    商场工程经理薪资达 10-13K

    专业纵深

    绿色造价、国际工程标准

    资深造价师年薪超 80 万

  1. 职业路径多元化发展

    • 技术型:转型 BIM 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管理型:向全过程咨询项目经理升级;跨界型:进入工程金融、司法鉴定领域。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2025年后工程造价行业的五大发展方向
https://m.gc5.com/gczj/zjlw/1046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