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知识
  3. 内容

EPC总承包模式下有什么风险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风险识别。

风险只有被识别,才能被控制,被转移,被管理。由于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供人们利用,所以风险识别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对此可考虑从以下三步骤进行分析:

1.首先要了解项目本身的一些情况,注重市场调查和现场考察,了解项目的背景资料,项目资金来源,市场调查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自然环境,气候情况等,要分析市场的潜力与前景。现场考察应与业主所提供的有关工程资料和设计要求结合起来分析,如业主提供的设计条件是否具备,这样便能提前发现设计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2.明确项目的首要目标并把目标量化,制定企业实施项目的具体策略。3.经过详细的风险识别之后,要把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整理出来,以便为风险规避控制提供依据。在对风险的识别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故障树法等。

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

1.盲目投标报价风险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按照合同条件和业主要求所确定的工程范围、质量要求和工作量进行报价。项目决策阶段业主不提供具体的施工图纸,所供资料较粗略,设计构想与施工方案不确定,或者频繁变化,由此造成实际工程量与预估有较大差异;大型设备、材料、人工费用上涨且之前未充分考虑;

在EPC大型项目中,投标费用昂贵,由于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了总承包商,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承包商往往会提高报价,这样一来一旦没有中标,会造成一笔不小的浪费。同时由于施工中发生工程变更或出现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投标报价存在较大失误风险。

2.合同缺陷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工程项目中一旦发生纠纷冲突矛盾,均要依照合同中的规定解决协调,足以见合同的重要性。因此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范围,尽量避免合同文件的含糊不清,遗漏,相互矛盾等。

3.项目设计中的风险合同规定,承包商应被视为在基准日期前已仔细审查了业主要求,这导致承包商的工程范围的不确定性更大,故要求承包商在投标前确保已经正确完整地理解业主的目标。同时,设计是EPC总承包的龙头,设计工作不光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和质量要求,还要考虑和施工、采购之间科学合理的衔接。各项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是EPC模式的优越性之一,同时他们之间能否有效衔接也成为了EPC项目要获得成功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4.施工管理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工期拖延和费用增加,给施工中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施工阶段要重视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问题,特别包括工作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在EP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要单方面承担发生最频繁的“外部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一切“不可预见的困难”,这样无疑进一步加大了EPC总包商在项目实施工程过程中的风险性。

5. 分包商风险由于一般的总承包项目规模都比较大,涉及到的专业技术种类多,一般总承包后还要再分包。如果选择失误,分包商资质不够等原因会造成工期拖延、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由于总承包项目各部分之间工作的紧密联系,某一分包商的违约行为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重大影响,这使得总包商承担由分包商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也极具增加。因此,各分包商的资质和履约情况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总包商的利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EPC总承包模式下有什么风险呢?
https://m.gc5.com/gczs/zjzs/1043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