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定位
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外形尺寸和预加应力的效果,在施工前,必须采用精密先进的测量仪器,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的外形和锚束布置的三维方位进行精确定位。如水工隧洞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要求测量定位的项目有: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的分块位置、
2)预应力筋下料和编束:钢绞线下料长度应经计算,要考虑各中锚具的特性、锚固形式、张拉伸长值、构件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确定。
墩头锚具钢丝的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1/3000~1/8000之间,下料后断面与母材垂直。钢丝下料前如有弯曲(1m长度范围内,弯曲矢高大于5mm)应作调直处理。
3)钢筋、预应力筋的支撑筋、架立筋的定位和安装
4)锚束(无粘结)或预留孔道(粘结式)及其它预埋件、观测仪器的定位安装
预留孔道:埋设钢管或金属波纹管,或在混凝土中抽拔成孔。管道固定,可利用结构钢筋,必要时应专门支撑。
5)模板的就位、测量和调整定位
6)此前工序的检查验收
7)混凝土浇筑及拆模、养护浇筑混凝土:
严禁吊罐碰撞预应力管道;振捣器离管道应有一定距离,以免管道变形或损坏。浇筑时要防止砂浆进入孔道。
8)预留张拉槽(无粘结)或预留孔道(粘结式)的清理修整及混凝土缺陷的检查处理
9)预应力张拉设备仪器的配套率定和张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