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论文
  3. 内容

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混凝土裂缝是困扰建筑业多年的质量通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以及产生原因。 

关键词:楼板裂缝 塑性收缩 沉陷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影响安全性的程度是可以把握的,如果顺着钢筋方向产生裂缝,就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结构裂缝根据不同成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干缩裂缝 
  在建筑施工进行到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十日内有可能产生干缩裂缝。因为在这个时期水分会从混凝土中蒸发出来,产生不可逆的干缩现象。混凝土不同部位水分蒸发的程度不同使得变形不同,导致干缩裂缝出现。干缩裂缝是宽度在0.04~0.3mm之间的平行线状或者网状的浅细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中部平面上。形成混凝土干缩主要与混凝土配料质量有关。 
  2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要比干缩裂缝早,混凝土凝结前如果遇到干热或大风天气,表面就会失水较快产生中间宽两点细且面积不同的梭形收缩裂缝。其成因是:混凝土在凝结前后几乎没有强度,此时如果混凝土表面迅速失去水分而体积迅速收缩,就会出现龟裂。造成塑性收缩包括原料配比、混凝土的凝结性高低和天气因素。 
  3 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建筑的基础如果夯实情况不好产生沉降现象后,混凝土受力发生改变,就有可能出现沉降裂缝;模板的变形和松动同样会导致沉陷裂缝。沉陷裂缝一般沿铅直方向形成成贯穿结构的裂缝,基础沉降越严重裂缝就越宽。沉降裂缝随地基稳定而不再变化,与其他因素无关。 
  4 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硬化期结构内水化放出大量潜热,使得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有40度左右的温差,从而出现因膨胀不均匀产生的裂缝。温差越大裂缝越宽。此类裂缝多分布不均匀,没有方向性的温度裂缝多出现在大面积混凝土表面,而平行分布的温度裂缝多在较长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破坏性较强,因为它会使钢筋生锈及混凝土碳化。一般会在混凝土水化期采取降温措施,尽量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5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化学反应裂缝主要是碱骨裂缝。混凝土配料中如果掺入了碱性的水泥或外加剂而骨料中又有活性成分,那么二者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是吸水反应,反应生成物体积会膨胀,造成混凝土裂缝。化学反应裂缝出现较晚,一般在建筑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此类裂缝修复难度大,所以要尽量避免使用能发生碱骨反应活性骨料或碱性的混凝土配料。 
  6 减水剂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目前普遍使用泵送运输,必须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因而增加了减水剂的用量。加入减水剂后泵送砼收缩变形比干性预制砼的收缩变形大1/4左右。这就增加了控制砼裂缝出现的难度。减水剂的掺入增加了100mm以上的坍落度,而收缩值却增加110~140%。所以一定要控制减水剂的用量,来保持砼与基准砼的收缩比。以上基本概括了水泥砼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及各种收缩现象,早期塑性收缩会导致结构出现表面裂缝,砼进入硬化阶段后,砼水化热使结构产生温差收缩和干燥收缩(包括自干收缩),这是诱发裂缝的主要原因。近十年大量使用商品砼开裂增加,除与单方砼水泥和掺合料用量增加外,减水剂增加砼收缩值变形的负面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7 砼后期膨胀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①水泥中的CaO+与OH-反应生成的Ca(OH)2造成膨胀开裂;②水泥中MgO+过高,反应生成的Mg(OH)2造成膨胀开裂;③混凝土配料PH达到8以上后与SiO2发生反应;④混凝土中游离离子与钢筋中铁元素发生锈蚀反应。 
  预防砼后期膨胀出现裂缝的手段:①优化混凝土预制a水泥的性质不能增大砼后期的发热。b骨料颗粒大小合适,粉化率低、不易吸水、不易收缩。c混凝土配料工艺中注意水的用量,水灰比和砂率要符合相关规定。d加入适量减水剂进一步减少水的用量。e粉煤灰一定要很好地保持水分。f通过加入骨料有效降低混凝土流动性。g优化混凝土的固有参数。②采用能有效预防开裂的施工工艺。a采用低温配料与低温浇筑相配合的施工方案。b使用刚性更好的钢模板代替铁质模板,同时定时对模板浇水。c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施工,或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能进行低温浇筑。d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空隙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e浇筑后有保水措施,比如洒水、二次捣固、覆盖等。f混凝土在初凝时避免承受过大的应力。③混凝土的保养a冬季混凝土为保证凝结时间进行有效的防冻措施。b储水养护等措施不能疏忽大意,要保证养护的质量。④一些结构的措施。a采取措施降低模板由于混凝土膨胀产生的应力。b出现裂缝后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加强筋。 
  工程实践表明,结构裂缝的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也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楼板在施工期间所导致的裂缝,主要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和施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的,只要我们控制好材料和工艺,严格操作程序,混凝土楼板的裂缝问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的。科学的要求应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3]DGJ 32/J 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S]. 
  [4]JGJ 116-98,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 
  [5]《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
https://m.gc5.com/jggc/lilun/1032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