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框变形
现象
钢门窗框翘曲;框、扇料弯曲变形,关闭不严密,或者扇与框摩擦和卡住。
治理
(1) 如发现钢门窗变形,可根据变形情况进行调直处理。
(2) 如门窗框或窗扇的梃子、棂子发生局部弯曲变形,可用氧气等加热烘烤,进行局部校正。
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门窗框就位,准备施工工具。
操作工艺
(1) 先立门窗框(立口)
1) 立门窗框前须对成品加以检查,进行校正规方,钉好斜拉条(不得少于2根),无下坎的门框应加钉水平拉条,以防在运输和安装中变形;
2) 立门窗框前要事先准备好撑杆、木橛子、木砖或倒刺钉,并在门窗框上钉好护角条;
3) 立门窗框前要看清门窗框在施工图上的位置、标高、型号、门窗框规格、门扇开启方向、门窗框是里平、外平或是立在墙中等,按图立口;
4) 立门窗框时要注意拉通线,撑杆下端要固定在木橛子上;
5) 立框子时要用线锤找直吊正,并在砌筑砖墙时随时检查有否倾斜或移动。
(2) 后塞门窗框(后塞口)
1) 后塞门窗框前要预先检查门窗洞口的尺寸、垂直度及木砖数量,如有问题,应事先修理好;
2) 门窗框应用钉子固定在墙内的预埋木砖上,每边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两处,其间距应不大于1.2m;
3) 在预留门窗洞口的同时,应留出门窗框走头(门窗框上、下坎两端伸出口外部分)的缺口,在门窗框调整就位后,封砌缺口。
4) 当受条件限制,门窗框不能留走头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将门窗框固定在墙内木砖上;
5) 后塞门窗框时需注意水平线要直。多层建筑的门窗在墙中的位置,应在一直线上。安装时,横竖均拉通线。当门窗框的一面需镶贴脸板,则门窗框应凸出墙面,凸出的厚度等于抹灰层的厚度;
6) 寒冷地区门窗框与外墙间的空隙,应填塞保温材料。
预控措施
(1) 将木材干燥到规定的含水率。当采用窑干时,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2%,当受条件限制时,允许采用不大于当地平衡含水率的气干木材。
(2) 对要求变形小的门框,应选用红白松及杉木等制作。遇到偏心原木,要将年轮疏密部分分别锯割。变形大的阴面部分应挑出不用。木纹的斜率一般应控制在12%以内。
(3) 掌握木材的变形规律,按变形规律合理下锯,多出径切板。对于较长的门框边梃,选用锯割料中靠心材部位。
(4) 在木材窑干末期,根据木材内部的应力情况,加强终了处理,消除残余应力
(5) 当门框边梃、上槛料宽度超过120mm时,在靠墙面开5mm深,10mm宽的沟槽,以减少出现瓦形的反翘。
(6) 门框重叠堆放时,应使底面支承点在一个平面内,以免产生翘曲变形,并在表面覆盖防雨布,防止雨水淋湿和太阳曝晒而再次受到膨胀干缩。
(7) 门窗框制作好后,应及时刷底子油一遍。与砖墙接触的一面,应涂刷防腐油,以防受潮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