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探讨建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近年来,地下工程项目开展的速度较快。地下建筑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地下工程的建筑质量越来越关注。目前在地下建筑施工中,连续墙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难点较多,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工作经验,针对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 槽段接头作用 
  (1)应力的传递:传送应力的大小需结合槽段接头的形式来确定,但要想与设计要求相符,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支撑体系及墙定锁口梁等因素。 
  (2)止水:止水作用的强弱要取决于流水阻力、流水路程以及组成槽段接头形式。 
  (3)抗剪切:由于内部强度是单元槽段之间的连接形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抗剪切通常均会达标。 
  (4)挡混凝土:凭借着以槽段之间的挡体为主、其他成熟施工办法为辅的手段,差不多符合施工要求。 
  综上,传递应力及止水主要取决于地下连续墙结构的稳定性,这是由槽段接头形式决定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对槽段接头形式加以探索,精心挑选重叠度最大的两单元槽段的刚性连接,并优选出流水线路,从而确保地下连续墙集传递应力、抗渗、防漏等优势于一身。 
  2 接头渗漏缘故的剖析及其预防措施 
  (1)钢筋笼偏斜。因条件的制约,部分槽段无法选取跳跃式施工方式,唯有依据顺序对相邻槽段加以施工,导致施工的槽段钢筋笼不具对称性。之所以钢筋笼的重心出现了偏移,是因为接头处不清洁,而前期槽段预留了混凝土块,依旧强制性地吊放钢筋笼,进而出现了偏斜的情况。为此,可采用以下预防措施:要匀速、缓慢、垂直下放钢筋笼,若在下放钢筋笼的过程中碰见了障碍物,应立马提起,并把状况搞清楚,唯有将障碍物清除之后才可继续下放,千万不得强制性插入。 
  (2)接头清刷工作未做到位。在施工过程中,若稍微怠慢了接头清刷工作,抑或是由于泥浆的护壁作用不尽人意,在下笼及清刷时遇到侧壁土体,则均会导致局部夹泥或者槽段接头处有沉渣存在,进而出现水渗漏的情况。为此可采用如下预防措施:在成槽时,成槽机一定要以均匀的速度垂直上下运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于侧壁土体的干扰;认真配置槽段中的护壁泥浆,确保泥浆量充足以及在清槽与成槽过程中槽壁的土体需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务必认真开展槽段两端的清刷工作,在清刷时,不得与两侧土体发生碰撞,不得在清刷不净的情况下进入下道工序。 
  (3)未及时支撑架设。因支撑架设时间不恰当,基坑开挖速度太快,地下连续墙的形状发生异变,致使接头处出现渗漏水的情况。特别是对接头管接头,因接头不够刚硬,很容易造成基坑形状发生变化。为此,我们要在合适的时间内架设支撑,严把开挖进度关,加大监测力度。 
  二、施工技术难点剖析 
  1 导墙施工 
  作为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首要环节,导墙的效用主要体现在挡上墙上,同时还能给挖槽带来众多便利条件。但是,其也存在下列问题: 
  1.1 导墙的形状变异造成钢筋笼无法成功下放 
  实际上,钢筋笼无法成功下放,主要归咎于导墙施工好之后未进行纵向支撑,加之导墙侧向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故导墙的形状变异。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在导墙拆模之后,顺着导墙每相隔1m纵向安装2道木支撑,支撑导墙,同时,要确保导墙混凝土在没有符合设计强度要求之前不出现重型机械行驶于导墙侧面的情况。假使导墙的形状出现很大的变化,那么就应强制性地将锁口导管插进导墙,待空间足够大之后才下放钢筋笼。 
  1.2 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与导墙的内墙面不相互平行 
  众所周知,导墙垂直与否将给整幅墙的垂直程度造成很大的影响。若导墙与地面的夹角不是90度,那么整幅墙与地面所成的夹角也不会是90度,如此极易使建成的地下连续墙不能达到设计的表面。为此,我们要在设计导墙过程中统一内外到墙面的静距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长,把净距误差控制在5mm的范围内。 
  2 成槽 
  2.1 刷壁频度问题 
  一般来说,刷壁频度值为20次,直至铁刷上的泥消失为止,保证接头与砼能紧密地衔接起来。如果不符合要求,其很有可能是因为2幅墙之间有泥土存在,出现重大渗漏,进而严重影响到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能。 
  2.2 地下水的升降状况 
  一遇降水,地下水位势必就会迅速上升,然后地下水经导墙会进入槽段,减小泥浆对于地下水的超压力,这极有可能引发塌方。为确保槽壁的稳定性,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尽量降低地下水位,抑或是提升液浆面,使其比地下水位高至少半米。施工时,若出现漏浆跑浆现象,要立马处理,尽最大努力确保泥浆液面符合规定要求。通常人们多采用提升液浆面法,但降低地下水位法在恶劣的地质环境中使用效果较好。 
  3 拆卸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 
  3.1 拆卸导管 
  拆卸导管是浇筑混凝土的必经之路,而站在拆卸时,务必要依据求算结果逐步进行。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导管无法拆卸掉或者需耗费大量时间拆卸,这无疑会给混凝土灌注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次灌注完混凝土之后拆卸将每节导管均拆卸一次,并在螺丝口涂上黄油润滑。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导管的过程中,要严防导管发生碰撞、拆卸难度大等问题出现。 
  3.2 导管堵塞问题 
  管堵住后,若想将整个导管拔出,就必须用半径较大的钢丝绳,然而这也极易出现淤泥夹层的事故,同时管中的砼将会在泥浆液面上倒进泥浆,给泥浆造成重大污染。 
  3.3 槽底淤积物会影响墙体质量 
  墙体夹泥主要来自于槽孔底部淤积物。事实上,导管之下的淤积物相较于底部的淤积物而言,其内摩擦力更小,更具流动性,一旦槽孔混凝土面倾斜,其就会使淤泥流动,并顺着斜坡流往低洼地带汇聚;若槽孔混凝土面流动呈现出覆盖状或出现变动,那么此类淤泥极易衍生出窝泥;若混凝土的挤压力较小,那么其会滞留在接缝处,进而衍生出接头央泥;若两根及两根以上的导管一齐浇筑时,导管间的混凝土分界面也许会产生夹泥。 
  针对上述状况,在混凝土下料时务必要均匀、连续,采用测量的手段对砼面浇筑数量、上升状况及导管埋入深度进行了解。一旦混凝土浇捣至地下连续墙顶部旁,导管中的混凝土很难流出,那么就必须在减慢浇筑速度的同时使导管插入深度约减小1米;若浇捣依旧不成功,则应在30cm的上下区间内上下抽动导管。此外,为避免泥浆与沉渣最终进入到混凝土当中,导管不得做横向运动,要以2根导管轮流浇灌砼浇注,使砼面上升速度匀称。 
  结束语 
  地下连续墙广泛应用于现代轨道交通和高层建筑的施中,同时它在密集建筑群中深基坑的建造也颇为适用,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和机械化程度。同时,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地下连续墙正在朝着超厚、超薄、超深的方向逐步埋进,拥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王建华,深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曾巧玲、崔江余、陈文化、白冰,基础工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探讨建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https://m.gc5.com/jzgc/jcll/1034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