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论文
  3. 内容

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术探析

摘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留置施工缝一直是建设工程质量保障的热点,本文结合多年工程实践经验,从施工缝留置位置、施工缝设置方法、施工缝处理措施、施工缝处的抗渗处理四大方面,就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术进行总结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缝; 处理 
  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被普遍应用于现代建筑,混凝土结构多要求整体浇筑,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在诸如设计、施工技术、施工时间、施工组织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下,较难完美地实现结构的整体浇筑,当停顿时间超过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允许的延续时间,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便成为混凝土施工缝。施工缝是结构中的薄弱一环,若设置及处理不当,在外力作用下一旦发生破坏该处往往首当其冲,轻者造成开裂渗漏,影响工程寿命,重者甚至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对工程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施工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缝问题,力求将施工缝对结构的影响降至最低度。现结合实践经验,就施工中如何严肃妥当地处理施工缝进行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1各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缝留置位置 
  关于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各混凝土结构构件不同,其位置也各异,但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因此原则上施工缝宜设置在构件的剪力较小且适于施工的位置,或是在结构中较为不重要的部位。在设计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施工缝一般可按如下方式留置:1)) 构造柱虽非结构构件,理论上而言其水平施工缝可留设在任何位置,但为了便于施工,通常做法是将柱子的施工缝留置在水平方向的板面和梁底。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规范规定其水平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30mm,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但在实际施工中,若端面尺寸无具体规定,一般认为和板连接成整体的梁应和板同时浇筑,只有梁的高度> 1m 时,才允许单独浇筑大断面梁并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3)对于单向板而言,由于其是短边跨受力,而施工缝的留置考虑的因素以剪力为主,因此单向板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4)有主次梁的楼板,由于梁靠近支座处剪力较大,在梁跨中1/3范围内剪力比较小,因此施工缝应留置在该处为宜。5)墙上的施工缝,留置位置以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为宜,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楼梯上的施工缝,根据规范“应留在梯段长度中间的1/3范围内,这主要是依据构件受力情况出发,而实际工程中,为方便施工,笔者认为也可留在每个楼层梯段的根部。7) 双向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他复杂结构以及承受动力荷载的设备基础、吊车梁等构件,原则上不应留置施工缝,当确需留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留设,并按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 
  2混凝土结构施工缝设置方法 
  施工缝又分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前者是指以分层法进行混凝土浇注,对较高的结构物因一次不能浇注到设计高度时使用。后者一般用在混凝土结构物较长时,因一次不能浇注到设计的长度时,按照垂直分段浇注的施工接缝,也有根据工程结构的需要,按45度接缝施工的。一般而言,水平施工缝的设置较之垂直施工缝简单,待混凝土浇筑至施工方案中规定的标高时停止浇筑,待下一次浇筑即可形成。垂直施工缝的设置则主要分如下三中情况:1)设置梁的垂直施工缝时,应满插到梁底。2)设置板的垂直施工缝时,宜在施工缝处增加Φ6~Φ10的接头钢筋,其所需截面面积一般为板截面面积的0.2%~0.3%,长度为插入新旧混凝土各30倍直径,两端加弯钩。这种钢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时上下均放。如此,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此外,对于其他重要结构的施工缝也可采用增加加强钢筋的做法,钢筋一般采用Φ12~Φ16,结合截面尺寸确定钢筋数量,但以≥2根为宜,锚固长度各为30d,两端加弯钩。3)设置楼梯的施工缝时,先做一块垂直于楼梯段的隔板并将其放置在施工缝上,隔板应按照钢筋位置没出缺口。此外,对于施工缝模板的支设,需注意如下几点:1)对于导墙、楼板面与柱和梁底与柱的水平施工缝只需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时的标高,振捣密实抹平即可,没有必要另支模板。2)对楼板的侧面,梁、墙与表面垂直的施工缝面则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位置,预先支设模板,务必做到位置正确、牢固、垂直且顺直,同时,为预防钢筋保护层由于过大、过小或受到挤压而偏向一侧,造成钢筋保护层的偏差,必须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最后,务必将因支模而产生的垃圾及杂物清除干净。 
  3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理措施 
  实际工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做如下处理:1)在施工间隙未超出所采用水泥初凝时间的情况下,可依据试验确定初凝时间,在没有试验资料情况下以2小时内为宜。当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均匀倾入新拌制的混凝土将先浇好的混凝土盖住,再以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深度为已浇好混凝土层内的5cm~10cm,将新旧混凝土一并捣结成整体。2)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接缝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施工缝的处理可结合试验资料以二次振捣法进行,即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一般为4h~6h)再振捣一次,接着再浇筑下一步混凝土。3) 在施工间隙超过所采用水泥初凝时间(一般为2 h)的情况下,要想继续继续施工,必须确保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1.18MPa,一般而言,混凝土强度所需时间可结合水泥标号、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外界温度等进行计算。此外,在浇筑新混凝土前施工缝应做如下处理:一是将接缝表面的杂质及垃圾清除干净,含水泥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二是刷除钢筋上的浮浆及锈斑;三是适当地对旧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凿毛;四是用清水将旧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并确保表面有足够的湿润度,但切忌在表面滞留水份;四是对新混凝土进行浇筑前,先在接缝面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厚度以10 mm~20 mm为宜,若是水平施工缝则厚度以20mm~30 mm为宜。此外,也可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强度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五是将施工缝附近的混凝土细致捣实。 
  4施工缝处的防水抗渗处理 
  施工缝在防水方面表现得较为薄弱,因此对于诸如地下室结构等重要的混凝土构筑物而言,除了解决好如上所提到的几大要点以外,还必须做好混凝土的防水抗渗。基于此,混凝土构筑物的施工缝部位除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外,还可通过如下三大措施提高其抗渗性能:1) 接头形式采用凸形缝或凹形缝,使得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加大,实现止水功能,此法一般可用在底板与壁板的交接处。2)对后浇带的施工缝,可浇筑比原结构强度高一级的无收缩或者微膨胀的抗渗混凝土,待凝固后严格进行浇水养护,时间≥28d,此法一般可用在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后浇带施工缝。3)在施工缝加设辅助止水材料,如止水条或者止水带等,利用二者的止水性能实现防水止水目的,最终完成抗渗的总体目标。 
  总之,长期以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留置施工缝一直是建设工程质量保障的热点,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只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实施,认真施工,精细操作,就能做到不留隐患,从整体上确保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马天戈,张彦鹏.小议混凝土施工缝的控制与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1(6):23. 
  【2】许 玢.浅议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J】.大陆桥视野,2012(4):133,135. 
  【3】邵 波.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的成因及控制【J】.建筑与发展,2011(8):4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术探析
https://m.gc5.com/jzgc/jcll/1034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