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建筑工程
建筑规范
建筑规范
浙江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228P
本要点适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本要点规定的审查内容依据现行相关法规(本要点所称法规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政府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写;
四川省建筑施工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6P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按照城市建设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安排,进一步强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南京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技术指南 (试行)268P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有:1.一般建筑消防常见问题(包括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和装饰装修专业);2.特殊建筑消防问题;3.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工作流 程;
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PDF格式)38P
为规范我省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提高抗震设计和 审查质量,统一审查标准,根据《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 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66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四川省成品住宅装修工程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 1P
成品住宅的装修严禁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及其传力路径。成品住宅的装修严禁占用、阻塞建筑疏散通道,严禁遮挡、围占建筑消防设施。成品住宅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技术要点 (试行) 89P
本要点适用于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本要点依据2021年2月1日之前发布的法规和正式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进行编制。
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下册 283P
本审查要点重点纳入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相关的建(构)筑物(如防爆、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锅炉房、发电厂)等的消防条款。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168P
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1号,详见附录A,以下简称81号令)
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上册 310P
本专业审查要点仅收集了常用、通用的国家工程建设现行规范或标准,消防设计和审查包括但不仅限于本审查要点内容。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指导图册
本图册共有七个部分:总体要求、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策划、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分类、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存放、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就地处置
甘肃省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技术要点(2021 版)131P
本市政工程联审要点适用于市政公用工程(不含轨道交通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中的 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再生水工程、城市环境卫生工程、城市道路工程等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17P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我市市政工程中的城市隧道工程、城市给水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以下简称“市政工程”)的施工图消防设计文件的审查。
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69P
为指导和规范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2020年度杭州市勘察设计综合检查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通病 33P
为进一步强化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我市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质量,努力提高施工图联审水平和审查效率,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沈阳市建设工程施工图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试行)83P
本要点适用于沈阳市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等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
沈阳市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编制深度要求(试行)34P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沈阳市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推进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沈阳市建设工程海绵城市专篇(章)编制工作的管理
沈阳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与维护导则(PDF格式)84P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现城市建设模式转型,指导和规范沈阳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与管理
沈阳市海绵城市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32P
现行国家、辽宁省及沈阳市规定的施工图审查要件;2)海绵城市设计专篇;应包括海绵城市设计的总体说明、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特点、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相关内容、海绵城市设计的相关材料、设施的指标参数。
湖北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71P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非人员密集场所的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沈阳市改建装修工程消防设计审查要点(PDF格式)315P
既有建筑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建筑资源、减少建筑存量、提升建筑安全、 推动建筑节能、适应时代进步、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