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⒈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明确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限,使质量管理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形成一套严密的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质量管理制度。 各级人员质量岗位责任: (1)项目经理 认真贯彻国家及省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组织领导本项目的管理活动,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总工 实行以总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负责制,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在工程施工时出现的一切重大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由总工程师召集会议,主持做出决定。 (3)项目副经理 负责编制本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工程质量技术交底。 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工序、分项工程及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并填写质量评定表。 参加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及质量管理工作会议。 编报、下达月、周施工生产计划的同时,下达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的施工措施。 (4)质检工程师 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负责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并对项目施工的质量负责监督、检查。 负责本项目参建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及岗前质量标准交底。 认真贯彻和检查项目有关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组织工程质量评比和验收工作。 组织对各种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 填报有关工程质量情况报告和工程质量档案。 (5)试验工程师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试验工作。 开工前及时做好本项目工程的材料试验、检测及配合比的选定。 根据材料含水量测试,调整施工配合比,交付施工使用。 监督检查工地配合比的执行情况。 记录气象资料及砼、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养护、温度、时间。 负责路面铺筑密实度的检测试验工作。 配合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6)质检员 负责班组质量交底、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的学习贯彻和落实,按标准检查工艺操作,及时克服质量问题。 负责本班组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及所完成工序的工程质量初检,初检合格后,负责申报复检。 配合质检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认真整改质量缺陷。 2)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审批、贯彻制度 (1)编制 在施工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工程特点、具体条件、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和其它保证措施,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审批 实施性施组编制完成后,报总工批准,由项目副经理报监理工程师、业主批复后方可实施。 (3)贯彻制度 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召开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交底会,全体项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参加,由总工讲解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施工操作方法及技术措施、质量标准及质量改进措施,关键部位以及质量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程分级做书面交底。 3)开工前图纸会审程序制度 开工前在总工的主持下,组织项目技术部门对设计文件要认真审查核对主要工程(基层、面层)中线标高位置是否相符,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施工方案,了解设计意图、施工步骤、建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安全质量措施,审查记录汇总由项目主管工程师提报业主和设计单位,并联系落实。 4)建立施工技术三交底制度 三交底指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交底。 (1)设计交底 由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人员参加,了解设计意图,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设计变更情况及其答疑,要认真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开工前施工技术部负责向项目全体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主要交施工布置、总体计划安排、关键复杂工序工艺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 (3)施工交底 施工工程部负责向本项目有关部门、队长、施工员、与施工有关人员进行施工交底,主要交设计要求、工程数量、结构、尺寸、中线标高、施工步骤、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安全措施。 5)施工技术复核制 凡是施工交底发出的资料都应进行复核、签字,并做交接记录、资料备案。贯通测设中心及主要控制点、临时水准点,由施工技术室负责复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由总工审核。 关键部位以及特殊工程由总工程师复核。 施工交底、施工放样由项目副经理或委托项目其他技术人员复核,未经复核的交底和测量放样不得下发和施工。 7)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那些在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成果将被下一道工序掩盖的隐蔽工程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办理验收签证手续。 8)现场材料检验制 进入现场的每一批材料,都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对于手续不全,外观和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一律不准验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