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隧道施工应急预案13p

  • 资料大小:22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6-10 14:22
  • 发布作者:西瓜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1.1.1 坍塌事故,在施工现场掌子面发生塌方、在施工现场台架失稳发生坍塌。    1.1.2 透水事故,在施工现场掌子面发生透水。    1.1.3 火药爆炸事故,在施工现场火工品发生爆炸。    1.1.4高处坠落事故,在施工现场人员从台架上高处坠落,伤及人身安全。    1.1.5 机械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机械伤人。    1.1.6 火灾事故,在施工现场材料、物资发生火灾。    1.1.7车辆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发生物体倒塌、下落和人员挤压伤亡。    1.1.8起重伤害故,在施工现场吊车或吊机发生的物体坠落、挤压,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1.9 触电事故,在施工现场人员触电发生伤亡。    1.1.10 物体打击事故,在施工现场高处物体坠落伤及人员。    1.2 危害程度分析    宁杭铁路共有桥梁5座,黄梅山隧道、长岭隧道、湖州隧道、帽子山隧道、张坞隧道,其中长岭隧道2520m、湖州隧道5512m。    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较多,较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1.2.1 坍塌事故,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在软弱围岩地段,由于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不到位或不及时,容易发生失稳造成围岩塌方,在施工现场台架由于刚度不足、使用时间较长,而失稳发生坍塌。    1.2.2 透水事故,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由于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遇有透水层而发生透水事故。    1.2.3 火药爆炸事故,由于现场管理不慎,在隧道掌子面进行装药时,由于明火而引发施工现场火工品发生爆炸。    1.2.4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台架安全防护不到位,作业人员没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作业时间长,精神不集中,从台架上高处坠落,伤及人身安全。    1.2.5 机械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装载机、挖掘机、泵车、钢筋切管机、切断机等机械由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人员伤亡。    1.2.6 火灾事故,在施工现场易燃物品(木模、防水板)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火灾。    1.2.7车辆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发生物体倒塌、下落和人员挤压伤亡。    1.2.8起重伤害故,在施工现场吊车发生的物体坠落、挤压,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2.9 触电事故,在施工现场人员触电发生伤亡。    1.2.10 物体打击事故,在施工现场台架、台车上物体、材料高处物体坠落伤及人员。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最大限度的降低潜在事故和已发事故给施工人员带来的生命、财产危害。 2.2发生事故,最大限度的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迅速、有序的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最大目的。 2.3发生事故,抢险现场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最大限度、最快时间进行现场抢救、抢险。 2.4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3组织结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本项目实行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工程指挥部、项目经理部、工区。各级均设立应急领导小组。 3.2指挥结构及职责    3.2.1工程指挥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全管段内的桥梁上部施工安全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小组组成人员如下:指挥长卢朋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单联香、副经理徐春光、洪应和、王向东、毕永清及总工程师辛文军任副组长,综合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财务会计部、物资设备部、征迁办公室、公安指挥中心、中心试验室负责人为组员。应急响应中心设在安全质量部,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设置,下设应急组织,在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3.2.1.1 灭火行动(保卫)组(小组长:洪应和);    3.2.1.2 抢救疏散组(小组长:徐春光);    3.2.1.3 后勤保障组(小组长:单联香);    3.2.1.4 医疗救护组(小组长:孙爱义);    各项目经理部、一工区、四工区、七工区、八工区均成立应急组织,负责隧道施工安全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3.2.2各级组织的职责如下:    3.2.2.1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监督实施,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负责组建应急小分队及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并建立应急通信与警报、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质;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和组织工作,并对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进行总结。    发生事故应急响应期间,由组长负责全面指挥、调度各成员进行救援,副组长负责集中人力、物力,调配救灾物质协助救援活动。    3.2.2.2灭火行动(保卫)组:负责现场连接水源或消防设备器材扑救火灾,负责火灾、事故现场及周围的安全保卫、危险区警戒。    3.2.2.3 抢救疏散组: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及可以转移的洞内物资,抢险救灾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在人员集中的场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疏散人员,对现场抢救出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和疏散,预防破坏、哄抢、盗窃等案件的发生。抢救过程中及抢救工作结束后对事故现场加以保护。抢险人员自身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2.2.4 后勤保障组:负责隧道抢险器材装备、供水排水、供电照明、运输工具、食品衣物等抢险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供以保障工作。    3.2.2.5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上各种受伤人员的抢救、医治、转移工作,并协助做好预防二次灾害的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控制    现场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所有危险源进行定期排查,对相关工种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本岗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施工作业期间能够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执行,不出现违章作业。    4.1.1 危险源控制方式    对已辨识的危险源,控制方式有:    a、用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    b、用建立和实施运行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管理;    c、用应急预案进行控制管理;    d、同时使用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应急预案进行管理或用其中任意两种。    4.1.2 危险源控制方法及预防措施    4.1.2.1 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的教育和培训。    4.1.2.2各隧道开挖作业面必须配备4名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员(保证全天有人值班),掌子面及洞口各1名,专职负责施工安全监控工作,规范做好施工情况记录。隧道洞口设置值班室,严格出入洞人员登记制度做好隧道。    4.1.2.3 做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各项目经理部制定《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配齐配足专业人员,并严格执行。    4.1.2.4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早预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保证隧道不坍方。严禁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4.1.2.5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砟或松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垫块楔紧。    4.1.2.6软弱及不良地质隧道仰拱施做应紧跟,仰拱距开挖面距离宜控制在40m以内,并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做二次衬砌,从严控制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    4.1.2.7 隧道施工现场必须符合通风、照明、粉层和有害气体控制等作业环境标准,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规定配备到位。对湖州隧道、长岭隧道要进行通风设计,配足通风设备。对富水隧道、反坡施工隧道的洞内要认真做好抽排水工作,严禁洞内长时间积水    4.1.2.8 加强火工品管理。严格按照火工品管、用的相关规定做好爆炸物品的采购、运输、储存、领发料及爆破操作过程中的管理,局指挥长必须每月、安质部长、公安指挥中心主任必须每半月对炸药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4.1.2.9 进行高处作业施工,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安全帽和安全网等。作业前检查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作业用工具、材料严禁抛掷。    4.1.2.10隧道施工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前必须检验合格,确保正常使用、安全可靠、状态良好    4.1.2.11 做好洞内交通组织。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车速一般每小时应小于10公里,严禁超车。在衬砌台车(或作业台架)作业地段应设置慢行、警示标志。中心水沟检查井要及时设置盖板或明显的警示标志。    4.1.2.12 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确保PE线连接点的电器连接可靠。机电设备要定期进行检定维修,确保运行状态良好。电线路严禁搭靠或固定在易导电的金属上。 4.1.2.13 各种机械、金属设备上所有照明及易发生电击危险场所的照明和行灯应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潮湿环境下行灯电压必须低于12v,并有绝缘良好的手柄和护罩。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隧道施工应急预案13p
https://m.gc5.com/lqgc/guidao/1050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