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车站招标设计应在已完成的初步设计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及咨询意见优化完善车站设计。 车站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并结合地形条件,综合考虑施工技术、建筑艺术、先进设备和运营管理的现代设计理念,搞好协调工作,理顺各种关系。 车站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满足线路设计要求,同时与地面建筑环境相协调。对地下管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的拆迁、改造的可能性、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等作综合考虑,尽量减少施工时对地面交通及市民的影响。 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安全保障等需要来控制,并根据车站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口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过街客流和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车站的形式应根据线路条件、地下管线和所处环境特点、地面交通条件等因素,结合建筑造型、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因地制宜地确定。 做好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设计,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对近期线路换乘站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其他远期线路换乘站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还应处理好与其它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与地面公交、出租车、火车站等的换乘应简便,快捷,统一规划。 车站出入口、风亭、地面垂直电梯、冷却塔等地面附属设施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周边环境及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出入口应有利于客流的吸引和疏散,风亭需满足通风工艺要求。此外,所有地面附属设施的设置均应满足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洪、防撞、防淹和城市景观的要求。 车站设计应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尽可能地考虑与地下过街道、物业开发建筑等结合或连接,整合城市资源。尽量对出入口通道、风道与车站主体间的围合空间加以合理利用。 车站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并便于运营管理和设备布置,车站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条件。 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除考虑车站自身的消防设计,还应注意出入口、风亭等地面建(构)筑物和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车站考虑平战结合,能满足按6 级防护等级进行平战转换设计条件。车站出地面口部须满足防洪要求,尤其应注意XX城市防洪特征对车站防护的要求。 在满足城市规划控制要求前提下,地下车站的埋设深度应尽量减小,车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车站的装修形式和风格,既要以功能为主,又要有各车站标识特征,尤其是需要体现出XX地域性的文化特色。要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满足防火、防潮、防霉、耐擦洗、便于维修,可能情况下兼顾吸声等要求。车站立面的处理要与周围建筑相结合。 全线需统一考虑无障碍设计。车站应设无障碍电梯和残疾人专用厕所及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特殊情况下采用轮椅升降机。 对于相连区间有盾构工法要求的车站,应按功能要求分别满足盾构下井、出井、过站的条件。 车站设计注重节能与环保,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考虑可持续发展,体现“绿色地铁”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