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北京市XX站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29+330.900。该站位于西XX路与南XX路交叉路口北侧,沿西XX路南北向布置,站位所在建筑物密集,东侧有市XX办公楼,XX大夏,XX写字楼等建筑物,西侧有XX市场,XX宾馆,XX公司等建筑物,车站南端有较大的双层电力管沟,(管底埋深约9.1m)西侧有污水管以及改迁的电力,热力,上水管等管线。 顶板在恢复路面。 2.2.编制原则 ⑴确保施工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⑵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北京市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⑶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旋喷桩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⑷环保原则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施工过程实施ISOXX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 3. 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地铁XX号线车站,XX站主体为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下两层为站厅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车站设置3个出入口,2个预留出入口,1个预留换乘通道,2组风亭。其中1B出入口为暗挖出入口,1A.2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并预留与远期规划地铁线路换乘条件,1号风亭组与4号出入口合建,K29+186.104,设计起点里程K29+109.304,设计终点里程K29+281.904, 总长172.6米,车站主体结构为三层三跨框架结构,车站南端接盾构区间,盾构机在本站吊出,北端接矿山暗挖区间,本站主体结构采用顶板纵向分幅盖挖逆作法施工。3.2.地质概况 地质及地层概况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60m,按地层沉积年代及工程性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系沉积层,各层的土的物理参照详表一: 第①1层粉素填土:褐灰、黑灰,稍密~稍湿,表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含碎石,局部夹有碎砖块等,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厚度1.50~2.40m,平均厚度1.69m。 第②1层粘土:褐黄色,湿,中压缩性,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1.50~1.80m,厚度0.60~1.50m,平均厚度0.95m。 第②3层粘土:褐灰~深灰色,湿,中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30~3.30m,厚度0.50~3.00m,平均厚度1.45m。 第②4层粉土:褐灰~灰色,稍密,夹粉砂薄层,含云石母,分布不连续,层顶埋深1.60~4.00m,厚度0.80~2.30m,平均厚度1.55m。 第②4层泥炭质粘土:黑灰~黑,软塑~可塑,高压缩性,有机质含量约12~40%,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含云石母,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2.20~2.60m,厚度0.50m。 第③1层圆砾:深灰~兰灰、褐黄,中密。圆形及亚圆形,级配较差,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含云石母,中等风化。20~25m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以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布,且厚度大,均未揭穿,层顶埋深3.30~5.50m。 第③12层粘土:褐黄、兰灰、灰,硬塑,中压缩性。局部含5~15%砾石,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含云石母,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0.98m;层顶埋深8.10~37.60m。 第③12层粉土:褐灰、灰、深灰,中密,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含砾,含云石母,砾石含量3~15%,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厚度0.30~2.60m,平均厚度1.33m。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在Ⅱ类场地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4)不良地质作用 拟建场地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对已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判别②4层粉土粉砂层为液化土层,其余各层粉土粉砂层属上更新统地层,判定为不液化土层。 5)工程地质总体评价 本站地下以圆砾层为主,含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高,浅层土为承压力较高的粘土层,因此适合修建地下结构,但深层的强透水层使得基坑降水困难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