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2风亭出入口施工方案31p

  • 资料大小:99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2-24 16:54
  • 发布作者:齐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冷却水塔建筑面积:107.2平方米,安全出口建筑面积:40.4平方米,B端二号风亭建筑面积:172平方米。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位于12轴至25轴之间位置,在车站南侧。与本出入口相接的车站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成。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位置下无管线埋设。 2.2地质概况 结合地质图纸和车站基坑开挖的实际判断,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主体位于淤泥质粉细砂、粉细砂层<2-2>,土层厚度0.90~8.10m,平均3.89m,大部分孔段分布,为富水性较好,透水性中等地层。 上部为人工填土层,局部为杂填土,呈灰褐色、灰黄色、杂色等,该层层厚2.50~4.2m,平均厚3.2m。 下部为<2-2>粉细砂层,深灰、灰黑色,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略具腐臭味,土质细腻,含大量砂土。该层层厚0~3.40m,平均1.7m。 再往下为<5-2>硬塑、中密状残积土层; <7>强风化岩带;<8>中风岩化带。<5-2>层层厚0~3m,平均1.2m;顶面埋藏深度8.10~11.50m。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岩体裂隙较发育或稍发育,岩芯较为破碎,含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且富水性极不均匀,为富水性较弱,弱透水地层。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系砂层潜水及基岩风化层中的裂隙水。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2风亭出入口施工方案31p
https://m.gc5.com/lqgc/guidao/1059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