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京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为满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结构耐久性要求,桥涵桩基础应采用高性能高耐久的水下混凝土。桥涵结构所用工程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部门的有关标准和要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利用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合站进行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施工地点,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 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整体使用年限,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使混凝土结构长期维持其应有功能,是本工程的重要指标要求之一。为实现耐久性目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控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采用优化设计原则,除满足规定的强度等级、弹性模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含气量、工作度等技术要求外,同时应满足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碱-骨料反应、抗冻性、抗裂性、护筋性等具体参数指标要求。 在混凝土中必须掺加优质矿物掺和料,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要求。大体积混凝土选用低水化热矿渣水泥,掺加优质粉煤灰。 对有特殊防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中加入防腐剂和缓凝剂,并经专门试验论证后方可实施。 拌合物中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总质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 高性能水下混凝土的配制,为满足泵送要求,所有高性能水下混凝土的配制全部运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试验。 配制满足耐久性指标及工作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水下混凝土,严格遵守《京沪高速铁路桥涵用混凝土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及搅拌、运输和灌注作业程序,加强搬运、储存及防护管理,加强现场灌注质量,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保证钢筋保护层混凝土的致密性,所有钢筋头严禁侵入混凝土保护层,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保证耐久性的第一道屏障。 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组织施工。 水泥中掺加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降低拌合水量和水胶比,限制胶凝材料最高用量。水泥、砂石料、拌合用水、外加剂等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最大水胶比≯0.5,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00kg/m3,最大用量≯450kg/m3。 加强施工管理,通过对耐久性混凝土的试配试制,检验合格后开工。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混凝土搅拌、运输到灌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质量标准操作,规范施工,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一、原材料选择 1、水泥 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粉或粉煤灰。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GB175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