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 一、指导思想 为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各单位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订企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称“预案”)。为便于编制“预案”,现拟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供企业参考。 二、基本内容 “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主要的资质能力及年工程量;主要机械设备及危险物品的品名及正常储量;职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主要工程所在地、占地面积、周围外500米、1000米范围内的居民(包括工矿企事业单位及人数);气象状况。 2、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基本情况。 3、指挥机构的设备和职责。 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6、预防事故的措施。 7、事故处置。 8、工程抢险抢修。 9、现场医疗救护。 10、紧急安全疏散。 11、社会支援等。 三、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1、指挥机构 企业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有关副职及生产、安全、设备、保卫、卫生、环保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部门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有关副职任副总指挥,负责全面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可设在有关生产科室。在编制“预案”时应明确若主要领导和副职不在企业时,由安全部门或其他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指挥机构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面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生产科长(或调度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设备(机动)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卫生科长(包括气防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总务科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供销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四、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1、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本单位生产情况确定危险目标,如支模坍塌、结构坍塌、大型设备坍塌、基坑坍塌、大面积漏电、大面积人员中毒等,如使用、贮存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危险目标,可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目标、2号目标、3号目标……等。 2、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目标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人员、设备及周围带来的危害及范围。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漏等。 五、救援队伍 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企业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企业的职工医院应承担各类伤员的现场和院内抢救治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