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铁路引入枢纽工程监理规划26p

  • 资料大小:67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26 14:31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新建铁路xx至xx线为客货共线铁路。其中客车从新建的龙里北站引出后,于在建的xx枢纽客车外绕线1LZDK574+792.23和LYDK574+794.5(xx里程为DK37+047.9)处接入客车外绕线,并于此处新建老罗保线路所(货车自新建的下寨线路所疏解至既有沪昆线麻芝铺站,再进入xx南站)。进站后正线贯通并于既有川黔线左侧引出xx站,对xx站两端咽喉区及川黔、贵昆线进行改造。 xx站出站后于既有川黔铁路左侧,以24‰的纵坡紧坡而上,经新建南明河特大桥上跨解放西路、南明河、花溪大道,紧接着五里冲特大桥上跨既有川黔线、既有川黔货车外绕线和五里冲农贸市场。经改茶村1#、2#隧道进入云阳,以云阳双线特大桥上跨三桥南路和云阳小区,抵黔灵乡圣泉路。经圣泉1#双线特大桥上跨规划中的xx西路,于xx市金阳新区东侧大关村址新建xx北站,xx北站站场纵坡为平坡,与既有金阳大道中心环线,在建中的贵金线均有立体交叉。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新建xx至xx铁路引入xx枢纽工程范围位于xx省会xx市境内。 2、地形地貌 本工程范围属云贵高原谷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表覆土多为粉质黏土、黏土,且多辟为耕地。 3、气象特征 枢纽内沟河属长江水系的乌江流域范围,亚热带潮湿温和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富,风力较弱。年平均气温15.3℃度,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9.5℃,无霜期达26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220mm,多集中在5~8月份,雨日长达180天。 4、地震动参数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5、地质及构造 1、DK0+000~DK4+200段:属溶丘地貌,地表丘坡覆土较薄,沟槽覆土厚0~10米,覆土多由红黏土(主要为弱膨胀性,局部中等膨胀性)组成,低洼处存在透镜体状松软土、软土。基岩为中厚层夹薄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偶夹泥质白云岩、页岩,风化作用弱,岩性脆,岩体完整性较差;单斜构造,地表岩溶发育程度弱至中等,地下水不发育,水质为硫酸根H1侵蚀环境,段内右侧路堑边坡均为顺层边坡,右顺层清方,路堑边坡开挖后易剥落、掉块等。 2、DK4+200~DK6+200段:属低中山丘陵地貌,丘坡覆土较薄,沟槽覆土厚0~10m,覆土多由粉质黏土组成。基岩主要为薄至厚层状石英砂岩、砂岩夹页岩,岩石软硬相间,风化差异大,局部岩性为灰岩、白云岩。构造简单。段内右侧路堑边坡多为顺层,右顺层清方,路堑边坡开挖后剥落、掉块等。不良地质有崩塌落石。地下水不发育,水质局部为H1酸性侵蚀环境。 3、DK6+200~DK11+300段:属中低山丘陵地貌,丘坡覆土较薄,沟槽覆土厚0~15m,覆土多由黏性土组成。岩性杂,岩性交替变化,有薄至厚层状石英砂岩、砂岩夹页岩等软硬相间岩层;有为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有薄层至中层状硅质岩、页岩、燧石灰岩互层,夹炭质页岩、煤线。构造较复杂,线路穿过背斜及多条断层。不良地质为小煤窑采空区及顺层,特殊岩土为红黏土及零星分布的软土。地下水不发育,软质岩中的地下水为硫酸根H1、及酸性H1侵蚀环境。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铁路引入枢纽工程监理规划26p
https://m.gc5.com/lqgc/guidao/1070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