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轨下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p

  • 资料大小:4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10-07 15:21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施工内容:根据现场情况先将预先在加工棚内初步加工的钢筋及轨枕按施工方向摆放在施工沿线两线中间,每堆轨枕放置4层,每13米放1垛,每跺放两堆。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主要考虑测量视线与垛间的钢筋存放;初步加工的钢筋按照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分类堆放于两垛轨枕之间,以便于正式施工时轨枕及钢筋的安放。 (2)施工要求: ①运输上场的轨枕包含双线施工用的轨枕数量。 ②轨枕捆绑包装要求为:每排轨枕5根,每捆4层(共20根每捆)。 ③轨枕混凝土表面不允许出现裂纹、局部损坏宽度和深度均不得超过10mm。 ④桁架内部平行钢筋变形不得超过±5mm。 ⑤放置轨枕底部地基结实并用方木垫平,底部方木不低于120mm,是防止轨枕钢筋桁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变形;轨枕暂时不用时应用雨布覆盖,减少轨枕钢筋锈蚀。 ⑥放置的钢筋中间和两端用方木垫平,并用雨布覆盖。 ⑦质量缺陷超标的轨枕必须标记并取出,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轨枕。 ⑧存放物料高度不得超过1.5m。 ⑨两轨枕垛之间要求的最小间距为0.5m。 (3)注意事项 碰撞危险; 货物坠落; 维持物流道路的通畅; 防倾覆。 下部结构清洗 (1)施工内容:清除(必要时洒水清洗)水硬性支撑层结构表面浮碴、灰尘及杂物。先人工将水硬性支撑层上表面的废弃物品清理,然后用配有清扫器的洒水养护车进行表面清理,确保支撑层没有污泥、粉尘。 (2)设备及机具:风力灭火机、洒水车、垃圾清理工具及运输小车。 (3)技术要求:底座表面无浮渣、灰尘及杂物。 轨道中心放线 (1)施工内容:测设线路中心线,标定轨道板、模板、横向模板固定钢拉条位置。以每25米设一个点(用射钉枪打点记号,用油漆标上里程),用全站仪把轨道中心线测出,然后用墨斗弹出轨道中心线,必要时用油漆分段标出。标定轨枕控制边线及每隔20根(约13米)标定一次轨枕里程控制点的具体位置。 (2)设备及机具:水准仪、全站仪及附件、射钉枪、墨线盒。 (3)技术要求:中线偏差不超过2mm,模板内边线偏差±2mm。 放置纵向钢筋 依照道床施工结构图,把轨枕底部钢筋成束沿轨道中心线摆放到水硬性支撑层上,为了不影响轮胎式挖掘机进行散枕施工,应把钢筋分成四束摆放。另外放置的钢筋应该经过初步加工,长度、直线度符合要求。 散枕 (1)施工内容: ①检验施工地点轨枕型号,是否与施工地点相符; ②将轮胎式挖掘机挖斗卸下,安装上散枕装置,确保连接销子安全到位后,依照散枕装置使用说明,把液压油管和控制电源接好并空载试验。 ③操作装有散枕装置的轮胎式挖掘机,沿即将施工道床板的Ⅰ线道床,利用散枕装置抓取轨枕,在施工线路沿线依次散布。 ④对照标定的轨道板设计边线,将轨枕均匀散布到设计位置。控制相邻两组轨排的间距,以减少轨枕调整工作量。 (2) 设备 轮胎式挖掘机1台、散枕装置1套、10米散枕靠尺、枕间距检查尺。 (3) 技术要求 ①同组轨枕间距误差不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②两组轨枕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③轨枕线型平顺,与轨道中线基本垂直。 安装工具轨、组装轨排 (1)施工内容: ①检查工具轨:工具轨状态对轨道精度调整非常重要,要经常随机检查其平直性、轨头质量、垫板变形,就位前要彻底清洁工具轨,损坏的工具轨应清理出来。 ②用吊车或者随车吊吊装工具轨;工具轨要用专用的多点吊具吊装,以免其在吊装过程中变形。 ③检查轨枕质量,方枕。 (2)施工要求: ①工具轨调整就位:轨缝间距控制在15~30mm,轨缝过大鱼尾板无法安装。 ② 安装扣件:间隔安装、定位扣件,扣件弹条下颚与轨脚顶面要留出0.5mm的间隙。不能使用发生塑性变形的扣件。 ③两根工具轨的端部接缝应基本对齐。 安装螺杆调节器托盘 (1)施工内容 ①螺杆调节器的选择:根据轨道设计,确定直线段各段螺杆长度及保证施工所需数量,确定对应的孔位。 ②螺杆调节器的安装:螺杆调节器在轨道左、右轨对称安装,固定在两轨枕中间位置。第一根轨枕需要配一对,之后每间隔3根安装一对。在工具轨接缝处不安装螺杆调节器。 (2)设备 运输车、扳手 (3)技术要求 ①螺杆调节器干净,无混凝土附着; ②螺杆调节器设在两轨枕中间位置; ③两个螺杆调节器在轨排两侧对称(平行)安装。 ④螺杆调节器安装完后,在每根螺杆下垫一个50mm-50mm的铁片,防止螺杆下沉或滑动。 轨道粗调、安装调节器螺杆 通过粗调机粗调轨道,实现提起轨排及按照粗调要求的x,y,h坐标和轨道超高的要求,对轨道进行粗定位。粗调机在每次拆卸之后都应进行内部校准,核对水平和轨距。 (1)粗调机就位:安装好工具轨和螺杆调节器托轨板后,粗调机沿工具轨自行驶入,4个粗调单元均匀分布在12.5m长工具轨上。 (2)准备粗调:放下两侧辅助支撑边轮,支撑在道床顶面上。放下夹轨器,夹紧钢轨。 (3)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测站附近6个固定在电力塔杆(或混凝土边墙)上的基准控制点棱镜,通过配套软件,自动平差计算,确定全站仪的x,y,h坐标。改变全站仪测站,需要重新确定新测站坐标时,必须至少观测后方3个交叉控制点。为了加快粗调速度,压缩测量仪器定位时间,每套粗调机宜配备两台全站仪。 (4)测量、传输数据:依次遥控打开每个粗调单元顶部的棱镜,全站仪自动搜索、测量、计算得出的棱镜x,y,h数据。 (5)计算调整量、轨道调整 计算出每个调节单元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调整数据)。进行水平、垂直、超高位置的调节。调整应按先中间两台、后端部两台的顺序进行。 (6)确认测量结果:重复测量,确认轨排定位。必要时再次进行调整。 (7)安装螺杆:完成轨道粗调后,选择螺杆调节器托轨板的倾斜插孔,在螺杆旋出超过托盘后,旋入螺杆。采用扳手拧紧竖直螺杆,最大扭矩不应超过5N·m(与手动拧紧力量大致相当),基本是螺杆接触地面就停止。这时,整个轨道在螺杆调节器的支撑下就能保持稳定。螺杆顶端高出钢轨顶面不得超过70mm。 (8)松开并提起粗调机夹轨器,收起外侧支撑腿,在动力系统牵引下,借助外侧支撑腿边轮,平稳通过钢轨接头,进入下一根工具轨。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轨下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p
https://m.gc5.com/lqgc/guidao/10711573.html